初唐四杰①

  初唐四杰,中国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简介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言,主要指骈文和赋,后来主要用以评其诗。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的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四人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排序

  四杰的名次历来有多种排序,宋之问在《祭杜学士审言文》中第一次提出“复有王杨卢骆”,《旧唐书·王炯传》也采用这个排序,但是杨炯本人对这个名次不同意,表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与四杰同时代的张说在《赠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此外,《旧唐书·裴行俭》也有“杨王卢骆”的排序,吏部侍郎李敬玄盛赞四人,但裴行俭见面后,便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而浮躁炫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嘿,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四人中王勃被有些人认为是成就最高的,例如明代陆时雍的《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为您推荐

古体诗特点①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

古体诗其他①

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

古体诗分类①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四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   四言诗是古..

近体诗其他①

高僧传①

  《高僧传》,中国佛教传记。南朝梁慧皎撰。慧皎,会稽上虞人。他因不满于以往僧传而撰此《高僧传》。慧皎广泛搜求史籍,又“博咨故老,广访先达”,充分利用口述史。他的《高僧传》非常详备,上起汉明,下至梁代,“凡四百五十三..

近体诗特点①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

近体诗类别①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