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①

  王俭(452~489),中国南朝宋、齐之间大臣,学者。字仲宝。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世家大族。父王僧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生而丧父,为叔父王僧虔养大。自幼好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荐之于明帝,招为驸马,官至义兴太守、吏部郎。后为太尉萧道成宠幸,迁为左长史。萧道成称帝,禅代诏策多出其手。建元元年(479)任尚书右仆射,封南昌县公。熟识旧典,助齐高帝草创典章、制度、礼仪。齐武帝时,历官丹阳尹、国子祭酒,领太子少傅。任吏部掌铨选时,有识之士多为所用。在其宅中开学士馆,学问渊博。著有《古今丧服集记》、《元徽四部书目》、《七志》等书。所著《七志》开私人编目之端,为目录学的重要参考书。明人辑有《王文宪集》。

为您推荐

文选①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著。一般认为《文选》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至中大通三年(531)之间。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   萧统(501..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①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国古代诗文总集。明代张溥编选。118卷。该集以明代张燮的《七十二家集》为基础,兼采冯惟讷《诗纪》、梅鼎祚《文纪》的成果,排比附益而成。集中收入上起汉代贾谊,下至隋代薛道衡的作品凡103家..

文选历史作用①

  由于《文选》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比起同类型的其他诗文总集来,其影响远为深广。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隋、唐以来..

文选编选范围、标准和分类①

文选文化背景和编选过程①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学形式发展并趋于定型成熟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与之相适应的是文艺理论中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日益精密。文学已经取得了正式的独立地位。文..

颜氏家训①

  《颜氏家训》,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北齐颜之推撰。7卷,共20篇。   颜之推(531~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自立于江..

后汉书评价①

  对《后汉书》的评价,有范晔的自述,也有后人的评述。他的自述就是保存在沈约《宋书·范晔传》中的《狱中与诸甥侄书》,这可能是范晔的绝笔之作,都是真情实意,所以可作依据。沈约在《宋书·范晔传》中就说“晔自序并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