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编选范围、标准和分类①

  《文选》30卷,共收录先秦以迄齐梁8代130多位作家,700多篇作品。上起先秦,下迄梁代。《文选》成书于普通七年(526)以后的几年间。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文选序》)。从分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三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个小类。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文学发展、尤其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非常细致的阶段。《文选》的选录标准,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文选序》)。因此,凡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但是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却可以收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合乎“能文”的选录标准。这一标准对文学的独立发展有促进作用。萧统对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持重折中,内容要求典雅,形式可以华丽,他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文选序》)。他指出“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要求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答湘东王书》)。至于入选的作品是否值得选录,应该选录的又是否有所遗漏,后代的学者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意见。《文选》著录的作家作品,如实地提供了南朝人如何认识这些作品的事实,这是十分可贵的历史资料。总的来说,这部诗文总集仅仅用30卷的篇幅,就大体上包罗了先秦至梁代初叶的重要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发展的轮廓,为后人研究这七八百年的文学史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为您推荐

“超文学研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教材和专着,绝大部分都在“跨学科研究”的专章中,列专节分别论述文学与其它艺术、文学与哲学、与历史学、与心理学、与宗教、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诚然,搞清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对于跨学科..

培养开放的思维视野和运用“个体化理解”标准的评判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和外国文学新鲜血液中成长的,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该学科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进去,还要让学生跳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积极扬弃论,既不能走复古倒退或崇洋媚..

文选①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著。一般认为《文选》编成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至中大通三年(531)之间。收录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   萧统(501..

文选历史作用①

文选编选范围、标准和分类①

  《文选》30卷,共收录先秦以迄齐梁8代130多位作家,700多篇作品。上起先秦,下迄梁代。《文选》成书于普通七年(526)以后的几年间。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文选文化背景和编选过程①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学形式发展并趋于定型成熟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与之相适应的是文艺理论中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日益精密。文学已经取得了正式的独立地位。文..

晚清文选①

  《晚清文选》,中国近代文总集。郑振铎编。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印行。全书分3卷,收129家,文480篇。所收诸家,从林则徐至陈天华,突出图强与革命思想。书中选龚自珍、郑观应、薛福成、谭嗣同、林纾、严复、章太炎等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