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中国南朝梁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字子慎。祖籍新野(今属河南)。8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萧纲常侍,此后,萧纲每有徙镇,庾肩吾常随府升迁。历任中郎,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参军。中大通三年(531),萧纲为皇太子,命庾肩吾兼东宫通事舍人,是“宫体诗”的重要作者。次年,至荆州任湘东王萧绎录事参军,领荆州大中正,预修《法宝联璧》。太清二年(548),侯景寇陷京都,立萧纲为傀儡皇帝,任命庾肩吾为度支尚书。后逃入建昌界,赴江陵,不久病卒。《隋书·经籍志》著录原集10卷,《采璧》3卷,均已亡佚。明人张溥辑有《庾度支集》。今存诗80多首,多应酬侍宴之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其中在侯景之乱中所作部分诗歌,不乏苍凉之感。存文40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庾肩吾又是书法家,著有《书品》,今存于世。历述书法源流,评论张芝、钟繇、王羲之以来书法家128人,分列九品。
庾肩吾善书法,著有《书品》传世,叙述书法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之特色,颇受后人重视。书中记载从汉至齐梁间擅楷、草书者123人,分九品加以论述,意义重大。如对张芝、钟繇、王羲之评论虽然都为上上品,但对其不同点也给予了明确的评价:“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其巾提出了“工夫”和“天然”的两个评论书法的标准。他对书法的演进持肯定和发展的观点,认为古体鸟虫之篆是“无味之奇珍,非趣时之急务”,而对楷、草书的发展给予积极肯定,“惟草正疏通,其或继之者,然百代可知”。
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庾肩吾历任萧纲府中属官,当时盛行的宫体诗,他是推波助澜者之一。现存的诗文,多为应制、奉和、侍宴、谢启这一类酬应之作,但象“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句写景还很生动。他的《乱后行经吴邮亭》一诗,对侯景之乱也颇有悲愤之情。由于他讲求声律,有一些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明胡应麟《诗薮》称其“风神秀相,洞合唐规”,王夫之《古诗品选》推为“近体之宗祊”。晚年经乱,诗风有所转变,如《乱后行经吴邮亭》等诗,抒发对时代动乱的感慨,情辞慷慨,笔力较为雄健。《隋书·经籍志》载其有集十卷,但唐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还自会稽歌序》)。明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