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①

  诸葛亮的形象,不仅有政治家、史学家心目中的历史形象,也有存在于广大民众心目中的艺术形象。诸葛亮去世后,经过《三国志》的系统整理,他的历史形象逐渐完整化、立体化。他的历史形象经过传说故事、说唱文学、杂剧传奇、小说、戏剧、影视等文学艺术的加工,更加丰满,更加完美,更加高大,成为一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善结合的艺术形象。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比较准确地记述了诸葛亮的历史形象。自晋至清,在此基础上撰写的21部《诸葛亮传》,比较一致地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就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立志效法管仲、乐毅,辅佐明主,成就一方霸业。他受刘备诚请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方霸业,辅佐刘禅与吴魏鼎立一方,直至病逝于北伐前线军中,处处表现出忠以效国、勤以司职、俭以养德、慎以处事、谦以纳言、平以待人、严以责己的伟大人格。他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而刘备身无立锥之地的局势下,为刘备谋划出一条由崛起到鼎立一方继而北伐曹操恢复汉室的宏伟战略,并一以贯之地实践这一战略。他以卓越的才能与智慧建立并不断修复与东吴的联盟,辅佐刘备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建立与吴魏鼎立的一方霸业,以攻心战略平稳安抚南中并使之成为稳定且不断输出资财的后方。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非凡的治军才能,主动五次北伐曹魏,使地域小且人口少的蜀汉得以生存和发展,将偏居一隅的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客观上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经过半生鞠躬尽瘁的努力,基本实现了他在隆中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传说故事就在蜀地和魏晋地区广为流传。东晋裴启《语林》记载了许多诸葛亮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已经开始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其中记载的“武侯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的“名士”形象,为后世诸葛亮招牌式形象的滥觞。《语林》记载的传说故事,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但这种传说奠定了以后小说、戏曲中诸葛亮外观形象的基础。隋唐时期,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增加了英灵护民、预知未来等内容。此后,传说故事内容更为丰富,涉及面更广,而中心则是预知与智慧。这一时期诸葛亮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他的具体的创造发明方面,如诸葛行锅、鸡鸣枕之类,皆神奇无比。传说故事主要集中于其故乡琅琊、湖北襄樊、四川、云南、陕西汉中等地。这些传说故事虽不系统,且多歧异,但体现了民众的喜爱趋向。

  对诸葛亮智谋进行艺术的夸张和渲染,始于西晋镇南将军刘弘。西晋惠帝永兴(304~306)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文中写道:“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这里已经为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及至唐代,诸葛亮已被称为“智将”了。宋代,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李兴、苏轼文对诸葛亮的夸张和渲染虽然还是概念化的,但“人也?神也?仙也”的赞叹,已经突出了诸葛亮的“神奇”。

  宋、元时期,说唱文学形式的出现,使三国故事更加系统化、艺术化。三国故事中核心人物诸葛亮的形象,进入一个艺术加工的阶段和艺术形象的层次。在现存最早的记录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中,诸葛亮是一个性格粗豪、足智多谋、集人与神仙于一身的平民军师形象。他在刘备集团中自出场到终结,始终担负策划与指挥的角色。《全相平话三国志》在诸葛亮形象塑造史上,是一部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完整的重要作品。在成书于明代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中,诸葛亮是一个辅佐草头王刘备的优秀的草野军师形象。诸葛亮不能呼风唤雨,也不会神机妙算,是现实生活中有谋略的能人。说唱文学中诸葛亮这种平民军师或草莽军师的形象,是民间传说的集成和提高,但其中明显折射出创作主体及人民群众的喜爱趋向和心理诉求。

  元明清时期,是杂剧传奇剧目争芳斗艳的时代。杂剧传奇剧目涵盖了诸葛亮从出山辅佐刘备到五丈原病逝的每一个历史断面,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进入了自觉的文学创作阶段。杂剧传奇中的诸葛亮形象,是一个完全神化了的人物。在杂剧传奇中,诸葛亮完全是羽士装扮,与当时舞台上道士神仙的装束相近。在剧情中诸葛亮展现的才华,都是预知未来,每战必胜。总之,杂剧传奇中的诸葛亮既能未卜先知,料敌如神,且会道家法术,周瑜、曹操根本不是其对手,诸葛亮视他们如无物;而孙权阵营中鲁肃诸将、曹操阵营中杨修诸人,亦都由衷赞美诸葛亮的才智。从整体上说,诸葛亮在杂剧传奇中是充满活力与锐气的不可战胜的军师形象,这一形象是宋元说唱文学中诸葛亮军师形象的延伸、丰满和提高。

  明刊本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据史实而敷演成篇的小说。在《演义》中,作者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在政治谋略方面,《演义》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上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与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诸葛亮从北伐开始直到病逝军中,虽然仍是奇策不断,数败曹魏大将曹真、司马懿,但失去了蜀汉建国前那种乐观、昂扬的朝气,染上了悲剧气氛,这使诸葛亮形象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对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评改。毛氏父子推崇诸葛亮,称之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为了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及儒家理想,毛氏父子从改与评两个方面作了大量加工。第一是改,即通过细节修改和文字增删,进一步突出诸葛亮“万古罕有其匹”的儒家贤相形象。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对于处理人伦关系的某些言行,有时与儒家礼教或相抵牾。毛改本的结果,使诸葛亮形象不致与封建伦理道德相违背。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诸葛亮行事带有某些奸诈的特点。毛氏父子认为这种诡计多端的欺诈行径,大大损害了诸葛亮光明磊落、开诚布公的完美形象,也不符合历史真实,是“冤古人太甚”,在文字修改时全都删去。第二是评,即通过评论将诸葛亮定格为“绝代奇才”。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已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物,毛氏父子仅通过少量文字修改和大量评说来推崇其为“绝代奇才”。至于对诸葛亮及刘备阵营的一些失误,毛氏父子首先为其找出客观原因或归于天命,为诸葛亮解脱。其次,认为蜀军某些重大挫折与损失,是由于诸葛亮本人不在现场所致。再次,对于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某些失误,毛氏父子却归之于天命。毛评本《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历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从清中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京剧这样一种新兴的舞台艺术,三国故事是京剧戏曲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近现代舞台上,亦有“数不清的三(国)列国(戏)” 之说。据陶君起著《京剧剧目初探》统计,诸葛亮的剧目有59种之多。在京剧舞台上,诸葛亮老成潇洒、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可改型。

  20世纪后期,影视媒体对诸葛亮形象进行了再塑造和更为广泛的传播。影视媒体中的诸葛亮形象,基本上以毛评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形象为蓝本,只不过是由文字描绘的可想象形象转化成了直接可视的动感形象。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更加深入世人之心,形成难以磨灭的形象。

为您推荐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

政治是个历史性概念

为了正确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需要对政治这个概念重新解读。 政治这个概念和其它许多概念一样,是历史的。随着人类政治生活实践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最初,古代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

感性思维下纯粹的汉字艺术设计

  设计好像无外乎是在应有的事物上加以美的创造,锻炼出新的创意,并有一定的审美力量(美学),大众认识并且觉得这就是设计。   在大众眼里,汉字好像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国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并且作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傲..

文字历史概述

汉字艺术设计审美的体会

  5000多年以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汉字有着一个博大精深的字库体系,中国汉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查看《说文解字》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学着作,很详细的解释了每个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

古文论“失语”: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客观必然

尽管我期待着古文论学者能有这样热心“复语”的实践者,但坦诚地说,我对这种实践的成功并不抱有希望,因为上述关键在“重视和运用”的结论,是建立在论者对中国古文论“失语”根源的浅表性认识基础上的。实际上,正像许多..

写作艺术研究

  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罗根泽即认为:老子“既然反对美,反对言,则借助于美与言的文学,更不必说了。”[20](P60)老子诚然无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鲁迅所云:“然文辞之美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