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咸①

  傅咸(239~294年),西晋大臣、文学家。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玄子。他博学多识,关心国事民情,直言敢谏,是一位处世“风格凝峻”,为国“倥倥忠益”的廉正之臣。

  傅咸出身于名门望族,汉魏以来其家世代官宦。他青年时受父亲影响,好读善写,学识广博。晋武帝泰始九年(273),他以才学人仕,拜太子洗马。咸宁初年(275),袭其父清泉侯之爵。迁尚书右丞。随后出任冀州刺史。仅仅月余,又被召回朝廷授司徒左长史之职。

  当时,西晋门阀士族地主统治阶层享有做官的特权,而且多是“职闲廪重”的“清流要职”。西晋政府为满足特权阶层的欲望,重复设置这类官职。针对这个时弊,傅咸向晋武帝上书进言,明确提出了“并官省事”的主张。他说:国家财力不济,百姓生活贫困,是因为朝廷和地方的机构多,官属多,“官众事殷,复除(即免除御役。按西晋法令,官属的亲属九族享有复除特权。)猥滥”。这样以来,使广大农民负担加重,而且大批人口脱离生产,“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他指出,如果照这样下去,“纵使五稼普收,仅足相接;暂有灾患,便不继赡。”【注:见《晋书·傅咸传》】为此,他提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唯农是务也。”【注:见《晋书·傅咸传》】建议朝廷把减少冗官,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重视发展农业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但是,晋武帝代表着门阀土族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接受他的主张。

  他的直言敢谏,有忤司徒魏舒之意,即被调为车骑司马。但傅成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忧国忧民的责任。当时存在的另一社会弊病是官僚阶层奢侈成风,上流社会的生活以豪奢为荣,以挥霍相尚。疾恶如仇的傅咸,不顾土族们的忌恨,于太康三年(282)又向晋武帝上书,要求“诘奢”。他认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用之不节”,社会财富“无缘不匮”。所以“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他建议提倡节俭,谴责奢侈之风。否则,带来的社会恶果将更严重。他援引曹魏时吏部尚书毛玢多选清廉正直之人为官,使天下之士莫不廉节自励的历史经验,指出:“今使诸郡用心,各如毛玢,风俗之移,在不难矣。”【注:据《晋书·傅成传》校勘记四条。】但西晋统治者并没有接受这一警告。

  永平元年(291),惠帝司马衷即位,皇戚杨骏独断朝政,西晋政局处于动荡之中,傅咸对此深为忧虑,便对杨骏直言相谏,却反而受到排挤。惠帝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杨骏被杀,傅咸转任太子中庶子,迁为御史中丞。当时,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朝政,傅成又向司马亮上书进谏,劝他记取杨骏专横的教训,处事公正,勿委任亲戚以重要职务。建议选择勤于职守的地方官吏,整肃吏治,但司马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后来,傅咸曾一再上书进言,不但没有引起当政者的重视,而且遭到排挤,被调任本郡中正。不久,朝廷复起用傅咸为仪郎长兼司隶校尉。他几次推辞,不肯就任,朝廷不允,方才任职。当时,朝政松弛,徇情枉法者众,贿赂成风,豪强放恣横行,傅咸仍然正直无私,尽力匡正时弊,他列举事实,奏免了违法横行的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人的官职。这一举措使朝野震动,权贵畏惧。此后,他还上奏,要求免去贪财聚敛,以贿擢官的尚书左仆射王戎所兼的吏部尚书之职。由于王戎和贾南风有亲戚关系,权位显赫,皇帝没有照准傅咸的弹劾。

  傅咸为官,正直无私,论有所据,言有其理,敢于直谏,尽职尽责。他的精神和作风受到当时许多官员的好评。吴郡顾荣在给亲友的书中说:“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注:《晋书》1330页】

  元康四年(294),傅咸卒于任,时年56岁,诏赠司隶校尉。

  傅咸喜爱读书撰文,语出多为规鉴之句。著有文集30卷,已佚。明朝人收集他的文章,辑为《傅中丞集》。今存《申怀》、《感别》等三十余篇,诗十多首。

为您推荐

傅玄①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西晋初期著名学者、诗人。北地郡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其祖父和父亲先后在汉魏朝担任太守之职。他少年时因父母早亡,身处孤贫之中,折节发奋读书。   魏明帝景初年间(237~239),傅玄以学问渊博,善..

张华①

张华,同名人物,分别指: 张华(232~300),西晋大臣,诗人、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著有《博物志》,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明张溥辑存《张茂先集》。《博物志》有今..

刘桢生平简介①

刘桢(?—217年),东汉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东汉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从现存诗文看,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

嵇康①

阮籍①

  阮籍(Ruan Ji;210~263),三国时期魏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幼年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

蔡琰①

  蔡琰,中国汉魏间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蔡邕之女。生卒年不详。 生平简介  蔡琰博学多才,好文辞,精通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丧夫。董卓作乱时被其部将虏至长安,后于兴平二年(195)又为南匈奴虏归..

曹丕生平①

  187年,冬,曹丕生于沛国谯县(今属安徽亳州)。《魏书》记载,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197年,曹丕庶兄曹昂随父出征宛城,与大将典韦堂兄曹安民一同战死于宛城,嫡母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