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中国东汉末哲学家。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20岁时外出游学,官至尚书郎。曾参与曹操军事。仲长统反对天命论,认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但主张在自然意义上了解、利用天道,顺应客观规律。他把朝代的兴衰分为兴起、保守、没落三个阶段,把朝代的更迭视为由乱世到治世(化世)再到乱世的循环往复,认为这是“天道常然之大数”,而非天意使然。他反对当时“知言而不能行”、“慕名而不知实”、“不能正是非与富贵”等流弊。主张言与行、名与实的统一,肯定是非的客观性。在政治上他主张德政教化,反对外戚宦官专权。感于社会黑暗,有“隐世”、“入仙”思想,具“狂生”风度,开儒道合流之风。著有《昌言》。
为您推荐
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的位置有两种说法。
一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下马陵街。董仲舒墓位于古南城墙和平门内以西600米处马道以北,唐代、明代修城,此墓皆得保存于城内,官吏军民至此下马,以示崇敬,故称“下马陵”..
王充,东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祖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先世因军功受封会稽阳亭,后失爵,以农桑为业。祖汛,因避仇举家南迁会稽,留在钱塘,以贾贩为生。父诵,因与豪家结怨,迁居上..
班彪,(3~54年),字叔皮,东汉初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新莽末为河西大将军窦融从事。后随窦融归东汉,任徐令。因病免官后专心著史。以《史记》叙事止于汉武帝太初年,作《后传》为《史记》续篇。后起用..
在教育方面,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董仲舒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
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家有大批藏书。
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同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
1.主张以“三纲”作为立法的基本原则
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董仲舒提出了“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说教。所谓“三纲”即《礼纬·含文嘉》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认为“三纲”是按“天意”制定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