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出身于史官世家,祖先曾为周王朝太史,以后世代为史官。司马迁幼年即随父司马谈读书,10岁便能诵读古文。15岁时,因父迁任太史令,全家迁到长安居住。在长安,司马迁随著名学者董仲舒、孔安国等人学习《春秋》、《尚书》,20岁左右,即已通晓诸子百家。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司马迁开始遍游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各地,观览名山大川,考察古代历史事件和文化名胜遗迹,搜集民问传说,了解社会状况,充实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公元前124年,他回到长安。后来他任郎中,曾出使巴、蜀、邛、昆明,并随汉武帝四出巡幸,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见识。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对司马迁说:“咱家世代为史官,你一定要继承祖业,写成一部史书流传后世。”三年之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马马迁继父业,任太史令,从而有机会阅读了大量的国家藏书,为他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人共订“太初历”(即夏历,此后它一直通行到现在),对历法进行改革,这是他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同年十一月,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书的著述工作。
天汉二年(前99),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在朝廷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他效法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困厄中发奋著书的先例,继续从事史书的著述工作。太始元年(前96),司马迁做了中书令,继续倾注全力于史书的著述。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太史公书》(后称《史记》)的著述工作。公元前90年,他对书稿进行了修改。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6500字。内容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史纪》以人物传纪为主,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这种体裁,成为此后两千年中编写王朝历史的规范。《史记》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对许多历史人物都是善恶并书,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而且《史记》叙事条理清晰,语言通畅,文笔优美,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死后,《史记》书稿藏于其家。至汉宣帝时,才由其外孙杨恽公诸于世。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著录尚有赋八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一卷,多已散佚。现能读到的,仅有《悲士不遇赋》及《报任安书》等。
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南原上有司马迁祠,它北距龙门40公里。祠为四级高台,前三台为建筑物,后一台为元时砖砌的司马迁衣冠冢。祠内多有历代文人的题咏,碑石林立,古柏苍苍。现代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所题诗联:“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热情赞扬了司马迁的伟大气概和不朽功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