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①

  《晏子春秋》,记载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书。一说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认为是原籍为齐的秦代博士所写。

  该书采用史料和民间传说编纂而成,其中晏婴劝告君主不要贪于逸乐,要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等统治经验,常为后世所取法。晏婴本人恪守传统礼制、生活节俭,也常为后世统治者所称道。该书中许多生动的情节描写,表现了晏婴的聪慧和机智,曾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还通过总结政治经验,分析了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随声附和即同,不足取;只有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其不足,也就是和,才是正确的。这一具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整理,共内、外8篇,215章。清代校定者有七八家,清末有苏舆《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在日本也有不少研究著作和注本。

  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晏子春秋》并非伪书。

为您推荐

吕氏春秋①

  《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在杂家。《史记·吕不韦列传》说该书有“八览”、“六论”、“十二纪”。今本次序为“十二纪”、“八览”、“六..

春秋①

春秋分别指:   1. 春秋(史书),儒家五经之一,为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后世称《不修春秋》)修订,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   2.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中国东周的一个时期。   3. 春季和秋季的..

《春秋》①

《春秋》 : 又称《麟经》、《麟史》,春秋时的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其经过孔子的编纂、修订,蕴含着孔子深刻的政治..

《晏子春秋》①

《吕氏春秋》①

《吕氏春秋》 :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全书20余万字。《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

春秋三传①

春秋三传 : “春秋三传”就是注释《春秋》的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汉代重新编撰整理,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合称“春秋三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小城春秋①

长篇小说。高云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以厦门大劫狱事件为主要素材,反映了从1927年至1936年厦门这个南方小城所经历的革命春秋:革命者吴坚、四敏、何剑平在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经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