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对先秦逻辑思想最有贡献的思想家之一。他对诡辩论者制造各种奇谈怪论、造成人们认知上的疑惑和混乱深恶痛绝,提出必须根据“实”(事实或对象)使“名”(概念)含义明确,并为此研究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他系统地讨论了制名的原则和方法。认为,同实则同名,异实则异名,遍举一类的全体则用共名,偏举一类的部分则用别名。他十分强调正名,认为诡辩论者往往“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来制造惑乱,因此要使名正确地反映实,做到听到名就明白所指之实,名确定了其所指之实也就辨明了。他还提出“以类度类”的类推思想。同类事物必有相同的本质,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方法和已有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世界。
为您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逻辑思辨的发轫时期,《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也为人所注目。研究者认识到,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谭家健认为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是西方化理论的典型逻辑。
1898年以前,中国人,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发现“西方”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但是近代中国改良运动的直接动机却是为了抵制西方对..
“愈是民族的东西,它便愈是国际的。”这是民族化派的典型逻辑。
如果说西化派强调中国文学之发展在于借鉴西方经验,那么民族化派则与其相反,他们强调“向中国古代传统或者民间文学学习”,以便中国文学能自我繁殖..
荀子提出包括仁、义在内,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他特别强调“分”、“辨”、“别”,主张贵贱要有等级,长幼要有差别,贫富要有与之相称的地位。他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与天地同道理、与万世同长久,是人..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