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天”主要指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霜雪露、山川草木的自然界。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地自然有其固有秩序和运行过程,不依人的好恶而移易。天与人各有职分,其本质差异在于天的自然性和人为的能动性。他强调要“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更倡“不求知天”。他认为,人事的吉凶和社会的治乱,取决于人的主动所为和积极治理,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崇敬天而思慕之,顺从天而颂扬之,哪里比得上驾驭“天命”而利用之。他坚决反对放弃人之所为而指望天的功能,认为如此不符合物情。同时,他也提出天地人“相参”的主张。认为人与天既要“分”,更要以其治与天的四时变化、地的山川财富相互配合,达到目的。
为您推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
→ 这里是关于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条目。关于荀子的著作《荀子》,见“荀子(著作)”
荀子,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由于史籍记载较略而不详。他生活的时间约为..
《商子》·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秦商鞅撰。鞅事迹具《史记》。鞅封于商,号商君,故《汉志》称《商君》二十九篇,《三国志·先主传注》,亦称《商君书》。其称《商子》,则自《隋志》始也。陈振孙《书录解题》云..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
→ 这里是关于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条目。关于孟子的著作《孟子》,见“孟子(著作)”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受业于子思..
→ 这里是关于先秦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条目。另有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墨子》条目,见“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墨家创始人。姓墨名翟。常居鲁。相传原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后长期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