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后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现时便已经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后人的诠释。
《周易》入门从认卦开始
《周易》的入门,首先是要认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都是简单、基本的道理。太极指的是宇宙,太极生两仪,即阴与阳,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也就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存在分工与合作关系。乾卦是阳卦,卦象是天,对应的是坤卦,卦象是地,两者相对,运行方式各自不同。比如天是“自强不息”,地是“厚德载物”,二者的关系是构成宇宙,分工合作,产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立统一。同样的,坎卦的卦象是水,离卦的卦象是火,看似水火不容,但二者结合起来,却共同构成现在的生活方式。这象征着世界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互动互补、达到平衡,中国的最高思想太极就是阴阳互补,平衡相宜。
乾坤两卦的组合,乾下坤上与坤下乾上互相颠倒的关系,就蕴含了哲学道理。乾是天,坤是地,乾是阳,坤是阴,“天上地下”与“地上天下”哪个卦更好?一般人们会认为天在上地在下,但哲学概念上并非如此。天在上地在下为否卦,意指不通,不交往,天与地背道而驰,是非常危险、近于崩溃的状态,万物不生。所以在六十四卦中属凶卦。相反,天在下地在上为泰卦。又如坎卦与离卦的组合,坎上离下,为既济卦,反之则是未济,也就是没有成功。由此可见,《周易》讲究的是如何把阴阳组合,相互产生互补关系,不要产生不平衡、斗争的关系。《周易》通过卦象表现着深刻的道理,而其中的转化过程就考验人们的智慧了。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代表自然界的8种物质,从而象征这个世界。现在中国人老说“四大皆空”,“四大皆空”其实是来自印度。印度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四大都空了,就是世界不存在了。中国传统则说“八大”,“八大”中还有各种联系,组成了一个血缘大家族——“乾坤六子”。乾为父、坤为母,有三男三女。整个宇宙、世界就是“乾坤六子”。乾、坤分别为群阳、群阴之首,震、艮、坎为三子,离、兑、巽为三女。阴阳相交、平等、不断组合后仍然达到阴阳平衡的关系。所谓“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正如学下棋要认识和研究各种棋谱,有自己的战略思想一样,要读懂《周易》中的智慧,就要学习六十四卦,这是《周易》入门所必需的。
八卦
八卦图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王弼《周易注》64卦表
天 | 地 | 泽 | 山 | 火 | 水 | 雷 | 风 | |
天 | 01 乾 | 11 泰 | 43 夬 | 26 大畜 | 14 大有 | 05 需 | 34 大壮 | 09 小畜 |
地 | 12 否 | 02 坤 | 45 萃 | 23 剥 | 35 晋 | 08 比 | 16 豫 | 20 观 |
泽 | 10 履 | 19 临 | 58 兑 | 41 损 | 38 睽 | 60 节 | 54 归妹 | 61 中孚 |
山 | 33 遁 | 15 谦 | 31 咸 | 52 艮 | 56 旅 | 39 蹇 | 62 小过 | 53 渐 |
火 | 13 同人 | 36 明夷 | 49 革 | 22 贲 | 30 离 | 63 既济 | 55 豐 | 37 家人 |
水 | 06 讼 | 07 师 | 47 困 | 04 蒙 | 64 未济 | 29 坎 | 40 解 | 59 涣 |
雷 | 25 无妄 | 24 復 | 17 随 | 27 颐 | 21 噬嗑 | 03 屯 | 51 震 | 42 益 |
风 | 44 姤 | 46 升 | 28 大过 | 18 蠱 | 50 鼎 | 48 井 | 32 恒 | 57 巽 |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
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