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①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中央级综合性历史档案馆。负责明清和明清以前历史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编辑研究、查阅利用、修复复制等工作。馆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北侧,总建筑面积1.76余万平方米。其前身为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51年改称故宫博物院档案馆,1955年12月移归国家档案局领导后改称第一历史档案馆,1958年6月改称明清档案馆,1959年10月并入中央档案馆称为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1969年明清档案部又改属故宫博物院,1980年4月重归国家档案局领导,成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两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机关档案共74个全宗,1000余万件,其中除明代档案3000余件外,主要是清代档案,包括1607年至1911年以及溥仪退位后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时期形成的档案。绝大部分为汉文纸质档案,也有满、蒙古、藏文档案和清代早期形成的少量满文木牌、满文老档等。这些档案绝大部分已经过不同程度的整理编目,能够提供查阅利用。馆内设整理编目部、保管利用部、编研部、满文部、技术部、《历史档案》杂志社和办公室等机构。全国明清档案目录中心也设在该馆。该馆所存档案基本已对外开放利用,供国内外各单位和个人查阅。1951年以后,先后编辑出版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等40余种各种专题史料汇编。还利用馆藏档案文献编撰出版了《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概述》、《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和《清代地方官制考》等4部专著。馆刊为《历史档案》。

为您推荐

政治是个历史性概念

为了正确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需要对政治这个概念重新解读。 政治这个概念和其它许多概念一样,是历史的。随着人类政治生活实践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最初,古代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

文字历史概述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过近5000年的发展与演变,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符号和传播工具,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

古文论“失语”: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客观必然

尽管我期待着古文论学者能有这样热心“复语”的实践者,但坦诚地说,我对这种实践的成功并不抱有希望,因为上述关键在“重视和运用”的结论,是建立在论者对中国古文论“失语”根源的浅表性认识基础上的。实际上,正像许多..

特殊形态的“历史/现代语媒

碰撞与共生中的多元历史观

在讨论历史题材创作的时候,总会涉及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即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多年来,历史题材创作围绕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直至让众多的作家和批评家厌倦。在这次讨论中,它依然是热点和焦点。不同的是,历史真实..

当下历史题材创作的成绩与问题

首先我们有必要做一下概念的区分。所谓“历史题材的创作”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与历史剧(包括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即基本上按照史籍记载的线索来创作出的文学艺术作品,事件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人物是历史上确..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还原历史场景,尊重历史事实。既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当代人视角解读历史,又不能机械地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苛求前人,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定性定位,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