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热什科娃(1841~1910;Orzeszkowa,Eliza),波兰作家。1841年6月6日生于格罗德罗地区一贵族家庭,1910年5月18日卒于华沙。她曾在华沙寄宿学校学习。1863年1月起义期间积极从事爱国斗争。1866年发表短篇小说《荒年景象》,揭示农村阶级对立和农民的困境。长篇小说《马尔达》写小贵族出身的女主人公为生活所迫沦为小偷,被捕及死于车轮之下的经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又发表《久尔济一家》、《湟门河畔》、《乡下佬》等。这些长篇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犹太人、农民和妇女解放等重要社会问题。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底层,有手工业者、小商贩、贫民和农民。后期创作具有伦理道德和宗教的色彩。
为您推荐
别林斯基,V.G. 别林斯基,V.G.,俄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政论家。生于斯韦阿博尔格城,卒于圣彼得堡。父亲曾任军医。182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学习,组织过进步学生文学团体。1833年起为《望远镜》杂志及其增刊《..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1895年10月3日生于梁赞省库兹明乡,卒于1925年12月27日 。1912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到莫斯科,当过商业事务所职员和印刷厂校对员,业余参加文学音乐小组。不久到圣彼得堡 ,进入上流社会文学沙龙。19..
根据《佛本生经》内容绘出释迦牟尼一生的壁画(山西严山寺) 《佛本生经》(汉语拼音:Fo ben sheng jin;英语:Jātaka),巴利文三藏《小部》的一部经典。又译为《佛本生故事》,唐义净译为社德伽。共包括寓言、童话和小故..
莱蒙托夫,M.Yu. 莱蒙托夫,M.Yu.,俄国诗人。生于莫斯科,卒于皮亚季戈尔斯克。父亲是退役上尉,母亲是大贵族的女儿。父母一度住在莫斯科,诗人出生后不久,全家回到奔萨省塔尔哈内外祖母的领地居住。出身富豪而寡居的外..
吹吹腔,又名吹腔,俗称“板凳戏”,是白族传统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大理、邓川、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白族聚居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的戏曲剧种,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唱“乡戏”。过去,每当逢年过节、迎..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