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J.-P.①

萨特,J.-P.  萨特,J.-P.,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卒于巴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A.叔本华、F.尼采、H.柏格森等人的著作,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对文学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随后在勒阿弗尔的一所高级中学任教。1933~1935年,他在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受教于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门下,并研读德国存在主义者M.海德格尔的著作,接受存在主义观点。回国后继续任教。从1936年起发表哲学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萨特曾于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入集中营,次年逃出,并与M.梅洛-庞蒂S.de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他主持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的思想。50年代,他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曾于1955年访问中国。1968年5月,巴黎爆发反政府学潮,萨特站在造反学生一边,并且先后担任“极左派”报纸《人民事业》和《解放》的主编。70年代以后,萨特的健康每况愈下,但仍坚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并继续保持其激进的政治立场。1964年瑞典文学院曾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被其本人谢绝。

  萨特的作品很多,主要通过小说、戏剧、评论等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他的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

为您推荐

悲剧①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 《安提戈涅》剧照  悲剧,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发源于古希腊,由春季祭祀酒神仪式上的酒神颂演变而成。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其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

荒诞派戏剧①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兴起于法国。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sa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M.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

生查子①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

永遇乐①

王安忆①

王安忆  王安忆,中国作家。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同安。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至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1980年入中国作家..

念奴娇①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

埃斯库罗斯①

埃斯库罗斯 雕像  埃斯库罗斯,(英语:Aeschylus;约前525~约前45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生于阿提卡,卒于西西里杰拉。贵族出身。生活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兴起的时期,参加过波斯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前490)和萨拉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