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李白诗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静夜思

唐·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诗题与背景:

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免费下载使用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题一作《夜思》。《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静夜思,意思是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旧历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这一年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逐句释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洒满皎洁的月光,疑心是降在地上的白霜。
  床:现在有学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水井边的一圈栏杆。还有其他几种说法,一说指井台。另一说“床”即“窗”的通假字。第三,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一作“看月光”。
  疑:好像,类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遥望天上明月,低头思念自己的故乡。
  举头:抬头。
  望明月:一作“望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反复探索,推求)。千百年来,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其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是丰富的。作者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静夜思》传统理解配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关于“床”的解释异议:

  床:有五种说法。⑴指井台。⑵指井栏。古代井栏有的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⑸还有人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是一种椅子,类似马扎,可折叠。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所著《中国诗学·考据篇》则认为“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井栏”。

  据说,唐朝时的水井周围,都是有着木结构的栏杆,防止人无意掉入其中。这种栏杆组成了一个方框形的结构。更为有力的证据是,当时都市的人都是大部分都是喝井水长大的,在唐诗中水井就代表故乡,而这首思念故乡的《静夜思》,极有可能就是李白在井水旁边触景生情而创作的。




《静夜思》“床”义异解插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钱王井(亦称祥符寺井),位于杭州延安路北段西侧人行道上,建于五代时期,是杭州历史悠久的古井之一。图为修缮后的钱王井及井栏。图片来源:杭州网 泉井洋古井,又名六角井、忠孝泉,位于临海市泉井洋路15号前左侧。水井三边新加有石板护栏,护栏朝路一侧刻有“泉井洋古井”五个行书大字;四角立莲花望柱。此井系宋代原台州刺史钱镠之孙钱淑在临海时留下的遗迹,原名“忠孝泉”。图片来源:中国台州网
版本考证:

  《静夜思》流传有两种版本,一个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诗三百首》,为明代版本,是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另一版本为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流传不广。两种版本中,有两个字的出入。

  宋人上距李白生时比之《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年代上要近得多,因此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

  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举头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

  明代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清 石涛 唐人诗意图之一 16.6cm×23cm 故宫博物院藏 《静夜思》,华三川(1930—2004)作 《静夜思》瓷画,钟福洪绘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0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6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为您推荐

静夜思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 静夜思/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题与背景: 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免费下..

金缕衣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金缕衣 唐·杜秋娘 quàn jūn mò xī jīn lǚ yī  劝 君 莫 惜 金 缕 衣, quàn jūn xī qǔ shào nián shí..

隋宫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隋 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

闺怨①

长干行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

章台夜思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章台夜思 唐·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 千家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