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题与背景:

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免费下载使用  《桃花溪》为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所作,体裁为七言绝句,是借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源出桃花山。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逐句释义: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一座高桥隔着云烟若隐若现,(我)在石矶西畔询问渔船(上的渔人)。
  隐隐:隐约不分明。
  飞桥:高桥;架在高处的桥。
  石矶(jī):水边突出的大岩石;水中积石。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溪》)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那个洞口。





《桃花溪》题图 桃花溪,来源:明·黄凤池编《唐诗画谱》 《桃花溪》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借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意境深邃,画意甚浓,耐人寻味。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融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作者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石矶西畔问渔船”,接着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一个“问”字,作者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作者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

  三、四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是问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口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名家点评: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试题精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巧妙化用“桃花源”的典故(或借用“桃花流水”的景象和“问”“寻”等行为)(1分),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的世外生活的向往。(意思相近即可)


  2.从意境的角度,赏析“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句。(5分)

  参考答案:诗句选用了“飞桥”“野烟”两个意象(1分),描绘了云烟缭绕,飞桥隐现的画面(2分),营造了幽深朦胧的意境,可谓佳妙。(2分)(意思相近即可)


  3.《桃花溪》首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幽深的山谷、迷离蒙眬的景物,具有神秘的意境美;能引发读者对桃源的无限遐想。


  4.《桃花溪》中所描绘的景物,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参考答案:桥(飞桥)、野烟、石矶、桃花、流水是实写;洞是虚写。


  5.“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仙境里飞腾,营造出一种烟雾迷蒙、幽深神秘的氛围。


  6.“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5
作者简介:

  张旭,唐朝诗人。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时称“张颠”。能诗,长于七绝。其写景诗句,以境界幽深、构思精巧见长。《全唐诗》存其诗六首。(《新唐书》卷二〇二本传)

为您推荐

玄都观桃花①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 玄都观桃花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题与背景:   《玄都观桃花..

桃花扇(节选)<sup>[1]</sup>①

桃花扇(节选)[1] : 孔尚任 第七出 却奁(片段) 【园林好】(末)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吹荡,须紧紧袖中藏,须紧紧袖中藏。 (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更觉艳丽了。(向生介)世兄..

《桃花源记》①

《桃花源记》 : 《桃花源记》原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作品描绘出一个没有君主、税赋、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的桃花源式的理想世界,叙事简练,惜墨如金,以其清..

《桃花扇》①

人面桃花①

人面桃花 : 唐崔护清明节出游踏青,见一村户桃花环绕,景色宜人,就叩门讨水喝。不一会儿,一美貌女子开门,崔护一见心生爱慕之情。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却见那村户门户紧闭,只有桃花依旧。崔护惆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