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①

  虞集(1272-1348),元代学者、书法家。字伯生,号邵庵,别署青城山樵,世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仁寿,宋亡徙居临川祟仁(今江西崇仁),为儒学世家,唐初名臣虞世南后裔。曾祖虞刚简,曾任南宋利州路提,祖父虞器,因文学盛名,为西南文望所宗。父虞汲,任黄岗尉,与吴澄交往甚密,是南方理学草庐学派的讲友。故虞集因袭家学,三岁即知读书。后官大都路儒学教授、秘书少监、奎章阁侍书学士等。参与了纂修《经世大典》,诗文有盛名,善书法,博古通今,精书画鉴定,以诗文名扬朝野上下,虞集与杨载、范椁、揭侯斯并称“元诗四大家”。代表作品有《白云法师帖》、《即辰帖》等。

  虞集书法真、草、篆、隶皆有成就,行书清朗蕴藉,楷书端庄秀媚,用笔洒脱自如、道劲有力。陶宗仪《书史会要》中对虞集书法有很高评价,认为:“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虞集博学多才,诗词文赋均负盛名,当时朝廷典册、公卿大臣之碑版,多出其手。

  虞集对赵孟頫极为推崇,他认为书法有一个正统的谱系,这个谱系由钟、张传至王羲之,智永、虞世南,但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被中断了。赵孟頫的贡献在于越过宋人传承了正统的谱系,因而他对赵孟頫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作为赵孟頫的弟子,虞集的书法不仅表现在众体皆能上,而且渊源宗法与其师极为相同。在赵的学生继承中,虞集可谓典型地继承赵之品格。他的行草宗法二王,沿袭晋人清朗蕴藉之气,然章法疏灵、结字平和又取法子昂;其楷书灵秀虚和,颇得钟繇、陆柬之、杨凝式之三昧;而他的隶书则结体方正,字态安闲,气息高古。

  他的作品也是极有个性特点的。如《跋赵孟頫书陶诗》一书。师法汉魏而又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于当时写隶书的人多取法唐宋而显得工整拘板,此帖用笔方圆兼施,体态也比较生动活泼。《白云法师帖》为虞集晚年书信。其晚年患有目疾,因而文中有“眼昏写字不多整齐”旬。此帖书法行笔环萦,字若连绵,法度险哨,劲健古雅。如王世贞所言:“用笔若草革,而中自道劲。”《即辰帖》亦为虞集晚年之作。此帖虽为楷体,且兼有行书笔意,书法精到,淳古苍劲,波澜老成。

为您推荐

元诗别裁集①

  《元诗别裁集》,中国元代诗选本。   原名《元诗百一钞》 。清代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主要编选者张景星,字行之,江西奉新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曾任河南鲁山知县,后主讲南阳衍畴书院。本书共8卷,附补遗1卷,共..

方回①

  方回,①古仙人名。相传于唐尧时曾隐于五柞山,尧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回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终不可开。见汉刘向《列仙传.方回》。②借指山野隐士..

赵孟頫①

  赵孟頫,元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宋亡后,经举荐仕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他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

刘秉忠①

耶律楚材①

  耶律楚材,13世纪蒙古国大臣。字晋卿。契丹人。辽太祖耶律亿九世孙。父耶律履,仕金,官至尚书右丞。楚材世居金中都(今北京),自幼就学,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金章宗时曾任开州同知,宣..

王庭筠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辽东(今辽宁营口熊岳)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为左相张浩的外孙,书画家米芾的外甥,汉朝太原贤士王烈的32世孙。其父王遵古(字仲元)。代表..

全金元词①

  《全金元词》,中国金元词总集。今人唐圭璋编。前人刻词,自唐宋之外兼及金元词家的,往往辑录词家甚少。此集收录金元词人282家,词作7,293首。其中金代词人70家,词3,572首;元代词人212家,词3,721首。体例与《全宋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