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1137~1181),中国宋代史学家,思想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浙江婺州(今金华)人。尚书右丞吕好问之孙,曾以祖恩补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进士及第,除太学博士,复召为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乾淳间与朱熹、张栻齐名,人称“东南三贤”。吕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兼总众说,自成学派,深得一时人士称赞。吕祖谦主张均田恤劳,发展生产,宽厚民力,恢复国土。在学术上力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矛盾,并吸收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的经世致用之说,被朱熹视为“杂博”。其哲学思想继承程颢“心便是天”之说,认为心即天即神,宇宙万物及其变化不能存于心外。心的一念之发,可以流金炼石、奔雷走霆,这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类。然而,他也讲“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与朱熹“天下只是一个理”相似,吕祖谦在认识论上强调“明心”,在教育上重视“育实材”,在历史研究方面发扬了中原文献之学。著有《东莱左氏博议》、《吕氏家塾读书记》、《大事记》、《文海》、《古周易》、《书说》、《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左氏传续说》、《吕东莱文集》及与朱熹共辑的《近思录》。
为您推荐
至和元年(1054),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今属江苏)主簿,颇有政绩。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第,次年迁任扬州司理参军。治平三年(1066)入京,任昭文馆校书郎,不久升为太史令。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实行变法,沈括参与许多活..
胡铨(1102~1180),字拜衡,号澹庵,今江西吉安青原区人。自幼聪慧好学,强于记览,跟随萧楚习读《春秋》,能得其精髓。南宋建立伊始,急需人才。建炎二年(1128),年方25岁的胡铨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参加应试。高宗皇帝见到胡铨的试文后大..
沈括主要成就如下:
天文历法 在任司天监工作期间,力主在实测日、月、五星行度的基础上改进历法,推荐和支持卫朴改历,于1074年修成《熙宁奉元历》(简称《奉元历》)。针对传统的阴阳合历在历日安排上的欠缺,编制并主..
沈括(Shen Kuo;1031~1095),中国北宋官员、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为防御西夏的进攻,他组织士宦之家的子弟进行骑射比赛,优胜者,他亲自敬酒酬劳。这样,使当地青年争相练习射箭。..
苏辙,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自幼沉静好学,博览群书,抱负宏远,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同科进士及第。同年四月因..
穆修,(979~1032),中国北宋散文家。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大中祥符二年(1009)进士,为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世称穆参军。他提倡韩柳古文,推崇“古道”,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作文颇有深度。如《亳州魏武帝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