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主要成就①

理学思想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说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1.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当形而下的事物没有产生时,形而上之理就已存在。理又是不生不灭,亘古亘今,颠扑不破的超时空的东西。“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2. 理是事物的定理。天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定理,即必然的规律。人们只能顺应事物一定的定理而行,而不能违背理。万物之理是“理一”的表现,本体理印到万物之中,于是,万物各具一理。
  3.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朱熹又把理称之为“当然之则”,亦即“道”。“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的道理”。
  理具有寂然不动、“无造作”的特点,它是一个实而不有,虚而不无的东西。但却是气、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或本原。这个悬空而无形无象的理,必须有一个安顿、挂搭、附着的去处,这就是气。理借助于气这个中介而展开动静、变化。理与气合,构成万物,包括人。理存在于无物之前,有物之后,但它既不是具体之物,又不离于物,理与物不即不离。朱熹又称理为太极。太极有极至和顶端的意思,是无以复加的最高范畴,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因此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或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这叫作“理一分殊”。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气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与气相融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理与气的关系是相依不离,无先后之别,却又相分而不杂,有主有次,理制约、决定着气。从宇宙构成论看,理与气相依生物;从本体论意义看,“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运动。首先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接着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的运动形态。这里的一,是指统一物。其中包含着对待的两个方面,譬如阴阳两端,而阴阳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是以神化无穷。这里的二,是指对待的两个方面,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天地间物,未尝无相对者”。所谓一分为二,就是统一物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朱熹认为动静相互对待、相互对立,并且相互统一。阴静之中,自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又有阴静之根。同时,动极则自然静,静极则自然动,动静各自转化为自己的对待面。

  与动静有关,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变是自阴而阳,自静而动;化是自阳而阴,自动而静”。化即渐化,变即顿变。渐化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顿变。顿变是自微而著的显著的变。事物的变化是渐化与顿变的统一,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知识领域的理论问题。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理。物之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而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人们必须经过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在认知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由此,他探讨了认知的诸形式,如知觉、思虑等。人与事物接触而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便是知觉。心,从知识论意义上讲,是思维的器官。心这个思维器官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即是思。虑则是思的进一步深化。

  朱熹还探讨了知行关系。他所说的知,是知理;行,是按知得的理去践行。知与行的关系是:

  1. “知先行后”。学、问、思、辨,知在先,笃行在后,这是“为学之次序”,不可躐等。
  2. “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其理论依据是知易行难,力行是明理之终,行是检验知的真与不真的标准。
  3. “知行互发”。知行既作“两脚说”,又作统一论,即“相须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知行相须互发,体现了辩证思维。

心性理欲论

  朱熹认为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在物上体现为物性。人性和物性有同有异。其同是,同得天地的理与气;其异是,人性能得形气之正和全,而物性则不能。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这一说法上接孟子,有功于圣门。“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而言,这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于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相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举;“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这里,所谓天理,是指心的本然,它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现为父子、兄弟、夫妇等伦常,因此是善的。但天理有时未纯,便要除去人欲。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天理人欲”之辩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贯彻,便是“王霸”之辩。朱熹认为,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心最正最好,能以道心治天下,天理流行,社会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光明的,是“王道”盛世;三代以下,帝王“心术”不正,“未免去利欲之私”,社会上的一切现象都是黑暗的,是“霸道”衰世。区别“王道”与“霸道”的标准,是讲仁义还是讲功利。

美学思想

  朱熹讲的美,一指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一指表现于外在形式上的精神内容。他认为声音的和谐,容貌的俊丽,具有诉诸视觉和听觉的美,但这种美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善。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这是对儒家的传统看法和张载“充内形外之谓美”的继承和发挥。

  关于乐,朱熹认为,古乐与今乐的区别在于“淡与不淡,和与不和而已”。乐声淡而不伤,则欲心平,不淡则欲心起;和而不淫,则人心不躁,不和则淫。古乐淡而和,今乐不淡不和。产生这种不淡不和之乐的原因,在于废礼败度及政苛民困,其结果便表现为不淡而妖淫,以至轻生败伦,贼君弃父。朱熹认为,只有“复古礼,然后可以变今乐”。这就是正三纲,叙九畴,万物各得其理,理而后和。这就将乐与礼联系起来了。

文学思想

  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文以明道”,而程颐则认为“作文害道”。朱熹认为,这两种理论都将文与道割裂开来。将文与道割裂开来的结果,必然是道外有文,文外有道,道自道,而文自文。如此道不足为道,文亦不足为文。有感于此,朱熹强调“文道合一”,认为道与文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一贯的、相融无间的。“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文皆是从道中流出”,两者相依而生,浑然一贯。圣贤以道为心,圣贤之文就是这道心的写真。所以,文之为文,就在于它源于道。文不合道,便无以为文。

  与“文道合一”相联系,朱熹亦主张“诗理合一”。作诗必须心虚理明,明理而达到善美的境界,体现这种明理的善美境界的诗,便是好诗,反之,便不成其为诗。所以学作诗的过程,也就是穷理的过程。作诗与穷理,两者紧密相联,同步同构。“诗理合一”,其宗旨是“诗教”。诗是人的思想由于感受外物而激发起灵感,而表达为言辞的。然而人之感物有邪正善恶之分,所以,诗亦有邪正之别。因为诗为心声,所以诗可以作为教化天下的重要手段。

文学成就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词结有《晦庵词》。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教育思想

  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活动约50年,创办过很多学校,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朱熹办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整顿伦理道德。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兴学办校,亦应以五伦为教。“五教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针对不同人的情况,朱熹提出因人施教。“各因其所长而教之”,是朱熹重要的教育思想。朱熹将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类。“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大学的内容是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关于教学方法,朱熹主张采取商讨式的方法,强调书要自己去读,理要自己去体;有疑问,师生可以共同商量。

书法

  朱熹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赡,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又因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已成为中国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为主,大字墨迹很少。

为您推荐

陆游史学成就①

  陆游还具有史才,陆游的史学成就,主要不在三作史官时所修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而在于他私撰的《南唐书》。南宋时期,记述南唐历史的史籍有薛居正领导史馆所修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等共计11..

陆游文学成就①

诗歌  陆游是宋代爱国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江西诗派盛行之时,他经历了一个从学习江西诗派到摆脱江西诗派影响的创作历程。少年时代,他曾向曾幾学诗,对吕本中提倡的“活法”极为赞赏。但到中年以后,却对江西诗派的诗..

范成大诗歌成就①

  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其诗题材广泛(写景、叙事、咏史、怀古等),尤为关注国事民生。他涉世甚早,对农村生活的艰辛有较深的了解,20多岁就写下了一些描绘农村生活景象的诗,如《大暑舟行..

秦观主要成就①

黄庭坚书法成就①

  黄庭坚还工书法,对书法艺术有重要见解。他强调从精神上继承优秀传统,强调个性创造,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他兼擅行、草。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形..

黄庭坚文学成就①

  黄庭坚主张文章诗歌“应规模远大,必有为而后作”(《王定国文集序》),但他又不赞同苏轼那些嬉笑怒骂,敢于讥刺社会的文章,批评“东坡之文妙天下,其短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答洪驹父书》)。认为“诗者人之情性”,“非强谏诤..

苏轼文学艺术成就①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诗、词、散文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文艺理论  苏轼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专著,但他的许多诗文、笔记、书信、序跋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文艺思想,构成了完整的文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