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珪①

  王庭珪(北宋元丰二年——南宋乾道七年),字民瞻,号泸溪,茅堂(今江西省安福县平都镇城南人)。宋崇宁四年(1105)贡士,政和八年(1108)进士,初任蔡陵县丞,因与上司不合,弃官隐居泸溪。绍兴中,胡铨上书高宗,请求下旨斩除奸相秦桧,被贬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亲戚朋友无敢通问,独有王庭珪慨然以诗送行,语峻惊人。诗中有“名高北斗星辰上,身落南州瘴疠间”,“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须为天下奇”之句。滑吏欧阳永安由此向秦桧告密,诽谤王庭珪。秦桧以讪谤罪将王庭珪流放夜郎辰州(今湖南沅陵县)。秦桧死后,王庭珪恢复自由。

  孝宗初,皇上召见王庭珪,任他为国子监主薄,不留。乾道间,召对又不留。过一年又召对内殿,免拜跪礼,赐坐劳问,固除直敷文阁。王庭珪弃官不为,长期隐居,以诗文为武器宣传抗金,反对和议,主庐陵文盟者六十年。一生著述甚丰,凡“忧悲愉快,窘穷喜怒,思慕怨恨,无聊不平,有感于怀,必于诗文发之”。(胡铨语)。其诗作雄浑流畅,著有《泸溪集》(五十卷)传世。此外尚有《六经讲义》、《论语讲义》、《易解》、《语录》、《沧海遗珠》、《方外书》、《杂志》、《校字》、《凤停山丝录》、《玉雪小集》、《外集》、《王廉翁诗集》等,均已散佚。

为您推荐

李纲①

李纲,同名人物,分别指: 李纲(宋朝大臣)(1083—1140年),北宋末、南宋初名臣,诗人。曾任宰相。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纲(..

曾幾①

  曾幾,(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

陈与义①

  陈与义,中国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历官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早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后期经历了靖康之变,体验到杜甫安史之乱后的遭遇,转学杜甫,作品..

吕本中①

黄庭坚作品版本及注本①

  黄庭坚的著述,常见的有《豫章先生文集》30卷,诗文兼收,有《四部丛刊》本;《山谷全集》39卷,只收诗赋,宋任渊、史容等笺注,有《四部备要》本。另有清同治重刊《山谷全书》,乾隆庚子刊《豫章先生遗文》。2001年四川大学出版..

秦观主要成就①

在词体演进的过程中,秦观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秦观、柳永填制慢词,受到老师苏轼的讥嘲,他在柳永以赋法入词的基础上,更多精研和锤炼,使得慢词的创作走向成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秦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秦观词..

秦观生平简介①

  秦观(1049—1100年9月17日),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文辞受苏轼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旧党,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