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1008—1049年),北宋诗人、书法家。字子美,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生于汴京。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父亲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苏舜钦少以父荫补官。景祐元年(1034)进士。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苏舜钦积极参与范仲淹、杜衍(舜钦之岳父)的庆历新政,遭反对派之忌,故以细故被贬,寓居苏州沧浪亭。后复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工诗文。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甚为欧阳修所重。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苏舜钦年轻时即不顾流俗耻笑,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比尹洙、欧阳修等开始提倡的古文运动都早。22岁时,因父亲官职而得以补太庙斋郎、荥阳(今属河南)县尉,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蒙城(今属安徽)、长垣(今属河南)县令。
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延揽人才,准备实行新法。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政治改革。时值进奏院祀神,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王拱辰诬奏苏舜钦以监主自盗,借以打击范、杜。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被废后离开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卒时年仅四十一岁。
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与欧阳修、梅尧臣友善并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其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文内容多与政治活动相关,如他的许多上皇帝书和上执政大臣书,打破了骈文的束缚,文笔犀利,议论激烈,针砭时政,颇具战斗性。诗歌也大多是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官场腐败,抨击丧权辱国的朝政等,如《感兴》第三首,《庆州败》、《己卯冬大寒有感》、《吴越大旱》等,反映了天灾人祸交加,对广大人民的苦难倾注了同情。后期作品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减少,隐居的生活使他寄情山水的作品增加。散文《沧浪亭记》描写的是幽美的风景和冲旷自得的生活情趣。另如《初晴游沧浪亭》、《淮中晚泊犊头》等小诗,也清新恬淡。苏诗的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慷慨激昂。欧阳修评其诗“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六一诗话》)。《宋史·苏舜钦传》称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修沧浪亭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