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约850),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诗人。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祖栖筠,唐代宗时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武四朝,他外任浙西、郑滑、剑南四川、淮南等镇观察使、节度使;还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他是李党的领袖。政治上主张强化朝廷威权,维护统一;主张抑制不服从朝命的藩镇,反对姑息;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长庆、宝历年间,在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任上,他废除境内祀典以外的祠庙1010所,私邑山房1460座,谏止敬宗要浙西进奉银器和缭绫。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武宗尊信道教,鉴于佛教长期盛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课役征发,会昌五年决定废佛。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宦官权力有所削弱。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宣宗即位,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不久,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以荫补校书郎,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未几,授御史中丞。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为浙江观察使。太和三年,召拜兵部侍郎。宗闵秉政,复出为郑滑节度使。逾年,徙剑南西川,以兵部尚书召,俄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赞皇县伯。宗闵罢,代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郑注、李训怨之,乃召宗闵,拜德裕为兴元节度使。入见帝,自陈愿留阙下,复拜兵部尚书,为王璠、李汉所谮,贬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袁州刺史,未几徙滁州。开成初,起为浙西观察使,迁淮南节度使。武宗立,召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太尉,封卫国公,当国凡六年,威名独重于时。宣宗即位,罢为荆南节度使。白敏中、令狐绹使党人构之,贬崖州司户参军卒。德裕少力学,善为文,虽在大位,手不去书。《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36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