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759—818年),唐朝诗人。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十五岁时曾以其文编为《童蒙集》十卷。曾任监察御史。德宗闻其名,召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宪宗时拜相。后出镇兴元,不久因病诏许回京,卒于途中。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他为政尚宽,又好学,其乐府诗也为后人称道。严羽曾说:“权德舆之诗或有绝似盛唐者,或有似韦苏州、刘随州处。”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38首。
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酝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童蒙集》10卷,又文集50卷、《制集》50卷。《童蒙集》、《制集》已佚,文集50卷秘不行世,清代嘉庆间朱珪得传本刊之,世乃有其书。《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事迹见韩愈所撰墓碑及《新唐书》、《旧唐书》本传。
为您推荐
李邕,,唐朝诗人,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人,兰台郎善之子。长安中,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拜左拾遗。宋璟劾奏二张,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开元初,历殿中侍御史,执政忌其才,频被贬斥。后为北海太守,李林甫傅以罪,杖杀之。邕早..
裴度(765~839),中国唐代名相,诗人。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累官至御史中丞。宪宗在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镇的过程中,任命裴度为相,主持讨叛军事。十二年,讨叛军兵败,宰相李..
李华(约715—774年),唐朝诗人,散文家。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任监察御史、右补阙等。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虏,受伪职,乱平,贬杭州司户参军。代宗广德初官至检校吏部员外郎,不久因病去官,客..
萧颖士,唐朝诗人。字茂挺。开元中对策第一,补秘书正字。奉使括遗书赵卫间,淹久不报,为有司劾免。留客濮阳教授,时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怒其不下己,调广陵参军事。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林甫愈..
苏颋(670~727年),唐朝诗人,中唐大臣、文学家。字廷硕,瑰之子。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人。以文笔流利而受玄示皇帝赏识,以谨慎从事与宰相宋璟关系融洽,以文章与开元名相燕国公张说齐名。因受封许国公,时号称“许燕大手..
家境贫寒,父母早丧,13岁受度为僧,20岁受具足戒。玄奘出家以后,四处求学,遍访名师,学《涅槃经》及《摄大乘论》、《毗论》、《成实论》,然各类佛典异说纷纭,各种学派主旨不一,特别是对于成佛的根据和步骤等问题,更是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