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其书法成就的取得与他广泛接触历代碑帖,墨迹有很大关系,而且据记载:其父李璟也擅书法,楷书,草书,篆体、隶书四体皆佳,尤其是隶书,写得凝重庄雅。李煜不仅有着家学渊源而且他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而揣摩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诸家,最后又临习魏晋书法大家钟繇、卫铄、王羲之。他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又能推陈出新,逐渐的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李煜书法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他作大字不用笔,卷帛而书,被称为“撮襟书”。李煜擅长行书,喜欢使用那种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被称为“金错刀”,用笔古朴,遒劲。整幅作品的点画行笔,轻重缓急,都把握的恰到好处,显示着力与坚劲,阳刚,又给人一种崎侧不平的阴柔,他把这种“金错刀”体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宣和书谱》说他的金错刀书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黄庭坚在《跋李后主书》中说:“其书法笔意深婉”。李煜在章法安排上是不拘泥于法度的。起首部分节奏较平稳,行距适中,中部时紧时松。到后几行每行字都不在一条线上,成曲线式行款布局,可见书者的感情随着书写而逐渐释放。在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李煜博采众家,融合众长,为己所用,又能推陈出新,匠心独运,最后标新立异,其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唐启宋的作用。
李煜墨迹流传甚少,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赏和临习,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今已不存。南唐画家赵干《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
除了书法精湛,李煜还是一位造诣颇高的书法理论家。其代表作为《书述》和《书评》两篇专论书法的文章。在《书述》中,他提出了字如其人的理论,并认为人在壮年,书法亦壮,气势刚劲不可挡;人在老年,书法亦老,虽然毫素相适,但不见风骨。另外,李煜还在《书述》中提到了拔镫法,认为此法起始于钟繇、王羲之、卫夫人,传授于欧、颜、褚、陆等,但是世人罕知其道者。他虽幸运得受诲于先生,却深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于是在此文章中详细传授了自己所领悟的拔镫法。而在另一篇文章《书评》中,李煜则站在一代书法大家的高度对前代各书法名家进行了逐一点评。他认为曾师承书圣王羲之的诸位名家,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人均各得王羲之一体,认为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和缺憾。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