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学术成就①

  在哲学上,柳宗元继承了王充元气自然论的传统,并利用当时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予以丰富。他在《天说》、《天对》、《非国语》、《断刑论》等作品中,认为宇宙是无限性的,宇宙的本原是“元气”,不存在造物之神;物质世界的变化是由于阴阳二气的运动,人事祸福、社会治乱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没有赏罚关系。政治上,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郡县制胜于封建诸侯制,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肯定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反对世袭特权,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他还在其他文章中反对宦官干政,提出官吏“盖民之役而非以役民”的“吏为民役”的思想,还主张重视农战。柳宗元喜欢佛教,在政治上失意时,他更进一步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他反对韩愈排斥佛教,但对佛教也有取有舍,反对“去孝以为达,遗情以贵虚”(《送元暠师序》)一类的僧徒。

  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其文学思想与韩愈有相同处,二人均倡导古文,强调“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但其“道”的内容却有别于韩愈的重在“仁义”,而是更具现实色彩,更多“辅时及物”(《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有益于世”(《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的内涵。在创作上,他反对“渔猎前作,戕贼经史”(《与友人论为文书》)等模拟因袭的做法,反对“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工,遒密以为能”(《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等片面追求形式美的倾向。主张充分学习《庄子》、《老子》、《孟子》、《荀子》、《离骚》、《国语》、《史记》诸书畅达、幽洁的长处,“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如《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桐叶封弟辨》等,或长或短,均说理畅达,笔无藏锋,以识见敏锐、思理深刻见称;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其杂文或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如《答问》、《起废答》、《愚溪对》等;或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如《骂尸虫文》、《宥蝮蛇文》、《斩曲几文》等,均极具战斗性。寓言讽刺文大都结构短小而用语精警,立意深刻,颇富哲理,《三戒》、《蝂传》等是其名篇。山水游记继承了《水经注》的成就,而有新的开拓。其最著者为“永州八记”,多选择钴潭、潭西小丘、小丘西小石潭等深奥幽美型的小景观,既予以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又将寂寥心绪贯注其中,传递出凄神寒骨的悲美意韵,既是柳文中的精品,亦堪称唐代文学中的奇葩。

  柳宗元存诗145首,绝大部分作于贬谪之后,真实地表现了他身处逆境的悲凉心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别舍弟宗一》等诗,写其“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之凄楚情怀,读来觉有“满纸涕泪”(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南涧中题》、《构法华寺西亭》等诗忧乐交替,清劲纡徐,被苏轼评为“妙绝古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其写景小诗如《江雪》、《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等,或冷峭凝重,或深隽幽婉,均属绝句中的上品。宗元诗风还有淡泊舒缓的一面,前人多将柳诗与陶渊明、韦应物的诗风联系在一起,谓“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谓之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东坡题跋·评韩柳诗》)。这主要指宗元部分五言古诗,如《读书》、《感遇》、《饮酒》、《首春逢耕者》等,内容与陶诗相近,语言也较为朴素。但与陶诗相比,这些诗中还是时露忧怨冷峭之迹,用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柳诗的话说,就是“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有关柳宗元及其作品的评价,旧时多数人肯定其作品而贬抑他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改革,从唐代的韩愈、刘禹锡,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直至清代的一些人都持这种看法。而范仲淹、李贽、王夫之等人则为他的政治作为进行辩护。对于柳文,许多人论其成就时,喜欢与韩愈的文进行对比,有人认为柳不如韩,有人认为韩不如柳,前者如宋祁、方苞等,后者如晏殊、严羽、焦循、刘熙载、陈衍等。

  柳宗元卒后,好友刘禹锡曾编《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今人整理本有吴文治等《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45卷、外集2卷及外集补遗,搜辑较为完备;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排印本)4卷,对作品均予编年,后附诸家评论辑要,较便阅读。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可参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施子愉《柳宗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9年版)卷五本传。

为您推荐

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

六十年代的词学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论争:一次是关于李

煜词的评价,一次是关于李清照词及《词论》的评价。当然关于岳飞《满江红》词真伪 的论争也已开始,但这基本是一个历史考证问题,与李清照改嫁问题一样,属史实的论 证与认定,不在本文关注的视界之内,尽管这两个问题均隐含着深..

《汉字文化学》之学术和思想价值概述

  《汉字文化学》一书强调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文化则必然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文化要把汉字置于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对汉字的本质及改革历史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本书具有丰富的学术和思想价值:首..

一次重要的学术思想转向

学术方法是出自治学历程中所蓄积的经验的 反省,

方法的效果是与治学的工力成正比的 徐复观先生十分重视学术研究方法。他认为历史上,凡文化的开山人物,总多少在方法上有所贡献。但他反对空谈方法,认为空谈方法对学术研究并不能发生真正的作用。他指出方法是研究者与研..

萧纲学术成就①

文学  萧纲在政治上的成就远没有在文学上的成就大。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随着萧纲于中大通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这一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步达到登峰..

柳宗元学术成就①

  在哲学上,柳宗元继承了王充元气自然论的传统,并利用当时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予以丰富。他在《天说》、《天对》、《非国语》、《断刑论》等作品中,认为宇宙是无限性的,宇宙的本原是“元气”,不存在造物之神;物质世界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