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①

  常建(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籍贯邢州(根据河北邢台墓碑记载),《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曾任盱眙尉。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招王昌龄、张偾同隐。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三卷和《常建集》二卷。《全唐诗》收录其诗52首。在历代唐诗选本中,都有常建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居》二首。

  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三卷和《常建集》二卷。《全唐诗》收录其诗52首。在历代唐诗选本中,都有常建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居》二首。

  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评论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并举“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居》)等句,称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将军墓》,认为善叙悲怨,胜过潘岳。

为您推荐

孟浩然①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或曰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青年时曾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唐玄宗开元五年(717),游洞庭,作《岳阳楼》诗,献给曾任丞相的岳州..

孟浩然年谱①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景云二年(711年..

孟浩然诗歌成就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

孟浩然生平简介①

王昌龄事记三则①

  王昌龄者,进士登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卒。昌龄为文,绪微而思清。有集五卷。(《旧唐书·文苑传》)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昌龄字少伯,江宁人。..

王昌龄籍贯争议①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

王昌龄年谱①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