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生平简介①

  李峤少有才名,十五岁精通《五经》,二十岁考中进士。初授安定县尉,因在制举考试中以甲等擢第,调任长安县尉,在畿尉中与骆宾王、刘光业齐名,皆以文章著称。后来,李峤又调任三原县尉。

  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发兵征讨岭南邕州、岩州一带(在今广西境内)的僚族叛乱。李峤时任监察御史,奉命充任监军,随军南征,亲入獠洞,宣谕朝旨,成功招降叛军。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擢升李峤为给事中。

  长寿元年(692年),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大臣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下狱论罪。武则天遂命李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一同复核此案。李峤上疏皇帝,为狄仁杰等人辨冤,因而忤旨,被外放为润州司马。

  长寿二年(693年),李峤被召回朝廷,担任凤阁舍人,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文书。

  神功元年(697年),李峤代理天官侍郎,后又进拜麟台少监(即秘书少监)。

  圣历元年(698年),李峤升任宰相,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武则天命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主编《三教珠英》,并援引一大批当世知名的“文学之士”参与修撰。李峤与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崔湜、富嘉谟都在其中。

  久视元年(700年),李峤改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兼修国史。是年七月,天官侍郎张锡拜相。李峤是张锡的外甥,不宜与舅父同居相位,因而被罢为成均祭酒(即国子祭酒)。后来,李峤又代理文昌左丞,充任东都留守。

  长安三年(703年),李峤再次拜相,担任文昌左丞、同平章事,不久又升任纳言(即侍中)。当时,张易之兄弟大肆招揽文士。李峤与司礼少卿崔融、凤阁侍郎苏味道、麟台少监王绍宗皆以文才折节,依附于二张门下。

  长安四年(704年),李峤改任内史(即中书令)。他因政务繁重,数次上疏请辞。武则天遂再次任命他为成均祭酒、同平章事。是年十一月,李峤被免去宰相之职,担任地官尚书。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诛杀张易之兄弟。李峤被贬为豫州刺史,未及起程又贬通州刺史,但在几个月后便被召回朝中,授为吏部侍郎,封赞皇县男。不久,李峤又升任尚书,进封县公。他奏请大量增置员外官(定员以外的官员,不属正式编制),意欲以私惠获取时望,希望能借此重居相位,结果使得官僚泛滥、国库减耗,铨选制度陷入混乱。

  神龙二年(706年),李峤以吏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佞臣武三思,结果事泄以谋反罪下狱。李峤参与审理,却畏惧武三思威权而无所作为,致使王同皎冤死,天下称怨。是年七月,李峤进位中书令。他因铨选混乱,上疏引咎辞职,并奏陈十余条时政得失。唐中宗认为李峤能自陈失政,下诏抚慰,让他官复原职。

  神龙三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诛杀武三思父子,又攻打宫城,最终兵败被杀,史称景龙政变。当时,唐中宗与韦皇后在兵变时登玄武门避乱,李峤则与杨再思、苏瑰、宗楚客、纪处讷拥兵二千人,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后来,宗楚客指使给事中冉祖雍,奏称前宰相魏元忠犯有大逆之罪。李峤也随声附和,结果遭到唐中宗的训斥。

  景龙二年(708年),李峤兼任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进爵赵国公。

  景龙三年(709年),李峤被免去中书令之职,改任特进(散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宗楚客与纪处讷潜怀奸计,广结朋党。李峤身为宰相,却以唯诺自保,对朝政无所匡正。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暴崩。韦皇后秘不发丧,连夜召宰相李峤、苏瑰、宗楚客等十九人入禁中,商议后事。当时,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起草遗诏,命温王李重茂即位,由韦皇后临朝理政,并让相王李旦辅政。但宗楚客等韦氏亲信,却以“嫂叔不通问”为由,建议削去李旦的辅政之责。诸宰相中只有苏瑰表示反对,李峤等人皆一言未发。最终,李旦被削去辅政之责,韦氏以皇太后临朝摄政。李峤还密奏韦后,认为不宜将相王李旦之子李成器、李隆基等人留在京城。是年六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及其亲信党羽,拥立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七月,李峤被贬为怀州刺史,不久以年老致仕。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退为太上皇。太子李隆基即位,史称唐玄宗。他在宫中发现了李峤当初的奏表,将其宣示于朝臣。中书令张说认为“桀犬吠尧,各为其主”,不应追究李峤的罪责。唐玄宗遂让李峤随其子虔州刺史李畅到虔州赴任。

  开元二年(714年),李峤又遭到监察御史郭震的弹劾,被追究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不能匡正”的罪责。他虽已致仕,仍被贬为滁州别驾。后来,李峤又被改任为庐州别驾,不久病逝于任上,终年七十岁。

为您推荐

宋之问生平简介①

  宋之问(?-712),唐朝诗人。生于永徽元年(650)至显庆元年(656)之间,卒于太极元年(712)至开元元年(713)之间。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高宗上元进士。武后(武则天)时以诗受宠,被召入文学馆,不久..

骆宾王生平简介①

  骆宾王,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

茅盾生平①

  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卒于北京。父亲沈永锡,是清末秀才,属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由母亲教授了一些文学、历史和地理知识。5岁入家塾..

俞平伯生平简介①

周作人生平①

早年  周作人出生在绍兴府城内的周家新台门(今绍兴鲁迅故居),籍贯属会稽县。出生时祖父周福清在京任官,得到家信时正好有一魁姓旗人来访,遂将这个孙子取名“櫆寿”,与长孙“樟寿”(鲁迅原名)对应。   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的..

卞之琳生平简介①

  卞之琳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倾囊帮卞出版诗集,陈梦家选编诗集《新月诗人》,将其位列“新月十八家”,一举成名。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四川大学、西..

闻一多生平①

  闻一多早年以《红烛》、《死水》两诗集著名于世;中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成绩卓著,享誉海内外;后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和腐败强烈不满,拍案而起,成为遐迩闻名的民主斗士。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