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报告文学作家,剧作家。湖北武汉人。1917年生。先后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电影事业管理局编剧兼科长,电影艺术处代理副处长,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特约记者等职务。出版作品11种。其中有文艺政论4种:《亚洲的新纪元》(作家出版社1955年出版)、《伟大的变化》(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谭洁合着,群众出版社1958年出版)、《美国总统输了》(群众出版社1962年出版);话剧剧本《指挥员在哪里》(上海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电影剧本《团结起来到明天》(中华书局1952年出版);小说《他们是胜利者》(工人出版社1953年出版);文论集2种:《在电影工作岗位上》(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出版)、《电影批评与创作问题》(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传记文学《革命母亲夏娘娘》(工人出版社1957年出版);长篇特写《李信子姑娘》(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此外,还发表电影剧本《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李四光》。黄钢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主。他善于以锐利的目光横向剖析某一社会事件,以确凿的事实和有力的议论传达某种政治思想;作品内容真实,政论性强,语言坚实有力。
为您推荐
【介绍】: 小说作家。台湾宜兰人。1939年,先后就读于台北师范学校、台南师范学校和屏东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小学教员,广告公司职员、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编辑。六十年代初开始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和《幼狮文艺》上发表作..
(1)诗歌。张万舒作。发表于《诗刊》1963年第1期。作者以黄山松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通过对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的伟岸形象和“抗击阴风夹袭”、“折断霜剑冰刀”的斗争精神,以及植根于贫脊的山岩之间、向着..
【介绍】: 诗人。湖北宜昌人。1918年生。先后担任过宜昌港务局装卸队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海员俱乐部主任,文化室主任,汉口长江航运管理局政治部宣传处专职创作人员,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出版作品8种。其..
长篇小说。李准作。北京出版社1980年、1985年出版。作品以三、四十年代中原黄泛区人民的苦难史为背景,展示了赤杨岗十几户农民的悲欢离合,广泛地描述出黄河流域从穷乡僻壤到历史古都以及中小城镇的生活图景,塑造了勤劳、..
报告文学。刘亚洲作。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6期。作品描述了黄植诚在台湾的生活,决定驾机起义的经过,奏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心灵传记。作者以起伏迭宕的结构,明快简洁的语言,丰富生动的细节,合情..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收有《甘庚的黄昏》、《我爱玛莉》等11个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三类台湾人形象:一是无力抗拒侵入农村的资本主义力量的老一辈农民,如青番公、甘庚伯等;二是从农村流入城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