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剧本。王炼编剧。发表于《上海戏剧》1959年第3期。描写解放前苦妹子由于贫穷和疾病,使一家苦于奔命,遭受生离死别的痛苦。解放后,社会制度变了。但唯有吸血虫病还仍然是难于战胜的劲敌。苦妹子的丈夫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苦妹子也得了血吸虫病。她想治好病,想活下去。她热爱新社会,当她得知自己已是晚期病人很难药救时,伸出双手感情暴发地倾诉“我要社会主义!”。她为了“能叫别人不得病”,一针一线地缝制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袜子,为了让赵二婶安心治病,挣扎着替她看孩子,特别是她为了方冬哥的幸福,忍受着内心痛苦劝他离去。剧中以苦妹子十年间的悲苦命运变化为贯串线,表现了新旧社会两重天,说明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战胜血吸虫病,歌颂了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怀。作品以情感人,以情达理,生动地刻画了苦妹子、罗舜德的鲜明形象。
为您推荐
长篇小说。冯德英作。解放军文艺社1958年出版。作品描绘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昆嵛地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王官庄大汉奸王唯一和儿子王竹以及叔伯兄弟王柬芝配合日本侵略者与抗日游击队为敌;区委书记姜永泉和娟子、德强、母亲等..
短篇小说。胡景芳作。发表于《儿童文学》1964年第4期。后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小说集《苦牛》。小说以穷孩子苦牛同大黑狗相依为命,结果双双悲惨地死去作为贯穿全书的主要情节,在异常强烈的对比中,对旧社会穷人..
报告文学。祖慰作。发表于《十月》1983年5月号。作者别开生面地采用个人独白的方式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描写武汉大学哲学系学生艾路明在从武汉到上海的长途泅游中,“炸开的大脑”所不断回想起的武汉大学学生自发组..
诗歌。纳·赛音朝克图作。发表于《草原》1959年10月号。作者以热情奔放的感情,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建国后蒙古族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草原日趋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赞颂了蒙古及各族人民友爱团结的兄弟之..
浙江省苏昆剧团整理的昆曲《十五贯》中的主人公。他是苏州知府,具有“执法严明,德威并行。体民苦,察民情,平生愿,效包拯”的雄心壮志。当他任监斩官发现苏戍娟、熊友兰的冤情时,为民请命,面见都堂,力争缓刑复审。在周忱的百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1983年开始出版。已出25集。其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23集,即:小说《男儿女儿踏着硝烟》(雷铎着,1983年8月出版)、《射天狼》(朱苏进着,1983年9月出版)、《路魂》(李全着,1983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