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斗①
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的第二卷。欧阳山作。作家出版社1962年出版。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和反革命的搏斗。广州起义失败后,周炳到上海去找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度过了一段苦闷生活,他又回到广州近郊,汇合了童年的伙伴和过去的战友,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组织,走上了新的革命道路,锻炼得更为坚强。作品保持了《三家巷》的艺术特色
报告文学。祖慰作。发表于《十月》1983年5月号。作者别开生面地采用个人独白的方式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描写武汉大学哲学系学生艾路明在从武汉到上海的长途泅游中,“炸开的大脑”所不断回想起的武汉大学学生自发组..
诗歌。郭小川作于1964年2月至4月,收入《昆仑行》。全诗共三章。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首先通过对北京和领袖热烈的咏赞,反衬出昆仑山的荒凉和遥远;继而随着列车的行进,描绘了祖国“荒山变成青山”的巨变;再着力表现了昆仑..
诗歌。纳·赛音朝克图作。发表于《草原》1959年10月号。作者以热情奔放的感情,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建国后蒙古族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草原日趋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赞颂了蒙古及各族人民友爱团结的兄弟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1983年开始出版。已出25集。其中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23集,即:小说《男儿女儿踏着硝烟》(雷铎着,1983年8月出版)、《射天狼》(朱苏进着,1983年9月出版)、《路魂》(李全着,1983年12月出版)、《..
【生卒】:1894—1943 【介绍】: 台湾作家。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懒云、甫三等。台湾漳化人。毕业于台湾医学校,1917年到厦门博爱医院工作时受大陆新文化思潮影响,1919年回台湾后,即和黄朝群、张我军等人掀起台湾白话文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