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①
电影文学剧本。叶元、吕岩编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出版。剧本通过林则徐微服私访,禁烟、销毁鸦片,修筑虎门要塞,和平英团一起抵抗英军等一系列情节,描写了从1838年到184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以林则徐为首的抵抗派和投降派之间的激烈斗争。由于清道光皇帝的软弱无能和投降派的阴谋破坏,林则徐的禁烟、抗英斗争终于失败。剧本描写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形象塑造细腻,成功地再现了林则徐禁烟的英雄壮举,堪称“一部壮丽优美的史诗”。
短篇小说。吴强作。发表于《上海文艺》1978年第5期上。作品中的老干部丁一飞和何必礼曾是老战友,二人的子女又是恋爱关系。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何必礼却揭发丁一飞所谓政治问题,以此做为去中央工作的资本。作品鞭笞了..
组诗。郭小川作于1962年2月至3月,由《祝酒歌》、《大风雪歌》和《青松歌》组成。《祝酒歌》发表于《诗刊》1963年第2期。以饮酒话豪情为脉络,表现了林业工人乐观豪爽的性格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大风雪歌》发表于1963..
散文集。林遐着。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出版。收散文45篇。是作者1957年至1965年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选自“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散文集《风雷小记》、《山水阳光》和《撑渡阿婷》,少部分是作者的未收入集子而散见于..
(1)短篇小说。张贤亮作。发表于《朔方》1980年第9期。小说主人公许灵均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国外,他曾被错划为右派。粉碎“四人帮”后,遗弃了他三十年之久的在国外某公司当董事长的父亲突然回来找他出国继承父业。..
叙事诗。康朗英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9年第5期和1959年3月22日《云南日报》。作者首先以徐缓的笔调叙述了流沙河古老的传说;继而以悲愤之情写出了傣族人民苦难的过去;最后以饱蘸激情的笔触,从修建流沙河水库这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