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剧本。老舍编剧。发表于1951年5月《人民戏剧》第3卷第1期上。解放前的北京政府只管收卫生捐,不管人民的苦难。一下雨,龙须沟里的脏水溢出,道路泥泞,蚊蝇、蛆虫遍地,臭气冲天,由于卫生条件太坏,龙须沟两岸的居民不仅经常发病,而且臭沟淹死过孩子,因为沟臭,嫁出去的姑娘再不愿回娘家。解放后,尽管人民政府还很困难,但首先将又脏又臭的龙须沟修成了暗沟,修了马路,安上了自来水,使龙须沟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作品通过龙须沟的变化,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了新社会,表现了人民政府爱人民的主题。剧本人物真实,语言生动,虽无贯穿始终的事件,而富有典型意义的戏剧场面,具有引人的艺术力量。
为您推荐
【介绍】: 作家。原名徐世成。浙江永康人。1937年生。先后担任《体育报》记者、文艺编辑,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宣传司处长等职务。出版作品6种。其中有报告文学《踏上地球之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京剧剧本。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改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出版。剧本根据同名沪剧改编。描写新四军伤病员到沙家浜养伤,而伪“忠义救国军”亦进驻沙家浜,后敌伪勾结,搜寻新四军伤员。在上级组织的关怀和广大群..
【介绍】: 小说作家,剧作家。安徽巢县人。1928年生。曾在皖北行署文教处、皖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做编辑和行政工作,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戏剧..
话剧剧本。贾鸿源、马中骏编剧。发表于《剧本》1981年10月号。描写由于筑路技术和设备落后,筑路工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劳动,他们用镐刨土,累得腰酸腿疼,而且工程进度缓慢。生活环境也极为艰苦。但当天降大雨,电子管厂的材料、..
少年儿童作品。冯雪峰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年1月出版。作者根据鲁迅小说《故乡》、《社戏》中提供的素材,加上自己同鲁迅相处时的所见所闻,亲切生动地叙述了鲁迅小时候同几个劳动人民家庭的小孩子交明友的故事,从一个..
【介绍】: 作家。原名徐嗣兴。江苏南京人。1923年生。先后担任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创作组长,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副组长,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等职务。出版作品6种。其中有短篇小说集2种:《平原》(作家书屋1951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