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剧本。邢野、羽山编剧。根据话剧《游击队长》改编。电影艺术出版社1955年出版。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秋。侵占华北的日军为了解决给养不足的困难,调集了大量兵力,向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了“扫荡”。为完成拖住并消灭平原地区的敌人、把粮食运到军分区的任务,边区游击支队队长李向阳率领游击队在平原地区拔炮楼、烧棉花仓库、粮库,使日军松井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终于被游击队彻底消灭。剧本塑造了“游击大王”李向阳的典型形象,歌颂了人民战争、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此剧本1955年摄制成故事影片。
为您推荐
长篇小说。刘知侠作。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出版。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鲁南地区的一支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为基础写成。作品描写了这支游击队与日本侵略者、汉奸进行机智、勇敢斗争的业绩,展现了它的成长壮大,塑造了刘..
电影文学剧本。邢野、羽山编剧。根据话剧《游击队长》改编。电影艺术出版社1955年出版。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秋。侵占华北的日军为了解决给养不足的困难,调集了大量兵力,向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了“扫荡”。为完成..
长篇小说。陆地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出版。小说描写的主人公韦步手是一个弹花工的儿子,从小就好打抱不平,由一书生跻身于行伍之列。他在黑暗中摸索,在军队中混迹,而历史终于把他引到革命斗争前列,造就成英雄。作品表现..
中篇小说。刘绍棠作。发表于《十月》1980年第3期。作品通过一个聪明早慧的儿童何满子的视觉,描写了1936年发生于冀东运河岸上的一个故事:中学生周檎在共产党员周文彬的领导下回家乡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他串联柳罐斗、何..
短篇小说。迟松年作。发表于《鸭绿江》1981年第2期。描写年老体衰的行署副专员吴枫,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终于自动让年轻有为的中年干部取代自己,愉快地退出领导岗位,甘当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作品通过吴枫由官到民转化过程..
中篇小说。孔捷生作。发表于《小说界》1982年第3期。普通钻锁女工何婵当过红卫兵、下乡插过队、后来进了工厂。她有一个私生子,遭人冷眼。但她将自己的命运与工厂、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含辛茹苦,顽强地从事着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