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给我吧①
诗歌。未央作于1953年10月,收入《我们爱这片土地》。通过一位志愿军战士的独白,描绘了在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之后,在插上红旗的阵地上,一位牺牲的战士依然睁着眼睛,咬紧牙关,紧握手中枪的动人情景,进而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赶走美国侵略者、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和细节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诗集。余光中着。出版于1969年。这时期余光中的诗作已明显地向民族的、写实的诗风转化,所以诗集中的作品仍反复咏叹恋国思乡之情外,形式上也有敲打乐、民歌体等多种尝试,不仅显示出作者的诗才,也表现了作者诗风向平易朴实..
【介绍】: 人物形象。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及其续篇《乔厂长后记》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对社会主义事业无限忠诚,具有高度责任心与使命感,富有魄力、胆识与现代化工厂领导及管理才干的出色人才。在“文化大革..
短篇小说。蒋子龙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是一篇开拓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新局面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乔光朴这个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形象。描写乔光朴在“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还严重存在的1978年挺身而出,立“军令..
【介绍】: 散文作家。原名林觉夫。原籍广东澄海。1919年生于香港。先后担任广东省文教厅科长,中华书局广州编辑室主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
短篇小说。林元春作。发表于《民族文学》1983年第9期。通过对三次婚礼的描写,揭示了生活中的某种势利关系,对于人情冷暖深寓感慨,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体贴关怀则深含赞美。作品表现了铜佛寺嫂子的品德。这位朝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