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①

(1)电影文学剧本。于敏编剧。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出版。作者描写1947年冬天,东北解放区某铁路总局为保证弹药给养迅速运往前线和伤病员及时送到后方,要求铁路工厂在十五天内完成一座断了的四孔大铁桥的桥座和全部铆钉的生产任务,以保证大桥按期修复。工厂领导采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充分发动群众,在原料短缺、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开展劳动竞赛,千方百计调动工人、干部的积极性,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抽调大批人力,支援了大桥工地建设,终于使大桥及时通车。剧本表达了成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工厂的主题,说明了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塑造了梁日升、吴一行等先进工人的形象。东北电影制片厂根据此剧本1949年摄制成故事影片。(2)中篇小说。刘澍德作。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作者以收购余粮建立农业社为背景,描写了云南农村的风貌。小说充满抒情气氛和地方色彩。

为您推荐

秦牧①

【介绍】: 散文作家。原名林觉夫。原籍广东澄海。1919年生于香港。先后担任广东省文教厅科长,中华书局广州编辑室主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

亲戚之间①

短篇小说。林元春作。发表于《民族文学》1983年第9期。通过对三次婚礼的描写,揭示了生活中的某种势利关系,对于人情冷暖深寓感慨,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体贴关怀则深含赞美。作品表现了铜佛寺嫂子的品德。这位朝鲜族..

秦波①

【介绍】: 人物形象。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的人物。她是副部长的夫人,满口革命词句,却又满脑特权思想,处处时时以马列主义者自居,指手划脚,盛气凌人,有着浓重的夫荣妻贵的思想意识,人称“马列主义老太太”。这个形象..

秦兆阳①

秦仲义①

【介绍】: 人物形象。老舍的话剧《茶馆》中的主要人物。他曾是一个拥有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爷。他受维新思想影响,企图“实业救国”,他卖掉了乡下的地和城里的买卖开工厂。他认为开了“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

青春万岁①

长篇小说。王蒙作于五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描写解放初期一群高中男女学生火热的学习生活:郑波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为了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热心帮助呼玛丽同学抛弃帝国主义..

秦牧自选集①

作品综合集。秦牧着。花城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全书收散文、杂文、小说、童话、艺谈计5辑120篇,都是作者文学创作四十年来的拔萃之作。第1辑收散文30篇,题材海阔天空,融思想知识感情于一体;第2辑收杂文30篇,见解精到,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