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魏巍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作者以战地采访的记者口吻,讲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作者和战士对话三个生活片断,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塑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形象。作品融抒情、议论于叙事之中,促人深思,有很强的感染力。(2)散文通讯集。魏巍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10月初版,收《谁是最可爱的人》等9篇作品,1954年6月2版、1959年8月3版、1973年7月4版,陆续增收《依依惜别的深情》等8篇,并附有《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所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和高尚的革命品质,揭示了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显露出热烈、明朗的格调,具有浓郁的情韵。
为您推荐
叙事诗。郭小川作。发表于《诗刊》1957年第4期,后收入《雪与山谷》和《郭小川诗选续集》。叙述了大刘对抗日战争时期一段爱情生活的回忆:在由国民党统治区奔赴延安的路上,她与一个青年相爱了。到延安后,她经受住了艰苦的..
话剧剧本。刘佳、王颖、胡朋、陈群编剧。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81年12月号。剧本以平津战役的史实为题材,描写1948年冬辽沈战役之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制订百万大军包围北平、天津的战略计划,迫使傅作义将军同意同中国..
【介绍】: 儿童文学作家。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宝山人。1906年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等职务。出版作品27种。其中有少年儿童小说或小说集10种:《..
小说。吕赫若作。1935年1月发表在日本《文学评论》2卷1号。小说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上,描写了牛车主杨添丁因找不到雇主而遭遇到的种种生活的辛酸、痛苦。为了生活,他忍辱让妻..
短篇小说。茹志鹃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法,描写了发生在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的一场悲剧。共产党的干部老甘和农民老寿,在战争年代亲如一家,患难与共;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大跃进”的年代,..
【介绍】: 台湾小说作家。1925年生。笔名九龙、钟正、路加等。台北桃园人。1947年毕业于淡水中学,任过小学教员,1944年入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征入伍。台湾光复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因故辍学后在中学和大专学校任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