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口述实录体小说。张辛欣、桑晔作。发表在《上海文学》1985年第1期、第7期,《收获》1985年第1期,《青年作家》1985年第12期。小说展示了一百个职业不同、社会层次不同的普通中国人的经历,从而多侧面、多色彩、立体性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的存在状态和文明程度,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每篇各具特色,整体和谐统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诗歌。闻捷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63年10月23日。作者首先运用反诘句式,点明并抒写了自己思念北京不仅仅是因为它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沸腾的现实生活;继而运用设问手法,激情饱满地表达了自己思念北京是因为那里居..
综合性文学月刊。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1950年创刊于哈尔滨,名为《黑龙江文艺》;1956年10月改名《北方》,1957年改名《北方文学》;1966年6月停刊,1973年1月复刊,名为《黑龙江文艺》;1978年7月恢复现名。它以发表反..
系列口述实录体小说。张辛欣、桑晔作。发表在《上海文学》1985年第1期、第7期,《收获》1985年第1期,《青年作家》1985年第12期。小说展示了一百个职业不同、社会层次不同的普通中国人的经历,从而多侧面、多色彩、立体性..
中篇小说。张承志作。发表于《十月》1984年第1期。作者描写一位坚毅果敢、自强不息、为自我选择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他当过“红卫兵”,经历过西北边疆艰苦生活的锻炼,受过大学教育。他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决..
报告文学。江永红、钱钢作。发表于《昆仑》1984年第3期。由《险路篇》、《命运篇》、《真金篇》三部分组成。通过描写南京军区干部部在守备师干部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反响和获得的成就,揭示了以往干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