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畔①

组诗。闻捷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5年第5期。组诗由4首组成。《响导》赞美了一位十八岁的蒙古青年对家乡和祖国深情的爱以及保卫和平幸福的果敢精神;《猎人》通过刻画猎人的英武的形象,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好客和骁勇性格;《晚归》描绘了一幅草原上傍晚热闹、欢乐、温馨的生活图画;《志愿》抒发了林娜愿终身做一名卫生员,与牧民们一起把草原建成人间乐园的美好愿望。组诗大都有简单的人物或情节,通过真实、生动的生活画面,以牧歌的情调,反映了草原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和他们崭新的精神风貌。

为您推荐

不满①

抒情诗。骆耕野作。发表于《诗刊》1979年第5期。作者以“对现状大声疾呼”:“我不满!”为开端,从真理发展和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中,从对社会现实生活中某些落后的、愚昧的、与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弊端的否定,有力地表明了..

不是蝉①

话剧剧本。魏连珍编剧。华东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剧本描写铁路检车段工人马顺保,由于他不爱劳动,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麻蜘蛛”(蝉)。马顺保为人聪明,但不爱学习,调皮落后。他把解放后工厂里的段长、主任看成同国民党统治..

不仅仅是留念①

短篇小说。金河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82年第11期。作者描写张家沟第三生产队男女兴高采烈地落实承包责任制的会场上,老资格的党支部书记巩大明的复杂心情:这位合作化与公社化的带头人看到眼前人们那么兴奋地拥护“一..

不能走那条路①

彩桥①

叙事诗。雁翼作。发表于《收获》1959年第6期。作品以修筑宝成铁路中架桥工程为题材,通过找寻坚石、筑堰、沉箱等情节,刻画了红军的儿子赤华等英雄形象,表现了筑路工人不畏艰难险阻的忘我劳动精神。全诗融合了古典诗词的..

“不称心”的姐夫①

短篇小说。关庚寅作。发表于《鸭绿江》1978年第7期。姐姐看上了相貌平平,其母亲是“走资派”的下乡知识青年,父亲反对,母亲担扰,“我”亦不解,致使姐姐离家出走成婚。几年以后,“我”去拜访姐姐,了解了姐夫坚持搞农业科研的..

布礼①

中篇小说。王蒙作。发表于《当代》1979年第3期。作品描写的钟亦成,是个十五岁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十七岁任支部书记,于解放前白色恐怖统治下就投身革命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可是1957年却由于发表了一首小诗,被打成“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