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柳青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作品的主人公梁生宝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在家乡建起了互助组。他率领组员改变种植计划,一年稻麦两熟;进山砍竹以扩大集体积累,终于以良好收成战胜了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等富户和能人的挑战,扭转了继父梁三老汉的认识,最后创建了灯塔社。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各阶级、各阶层人物的心理、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揭示了土改后农村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的趋势,成功地塑造了在中国社会历史转变交替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人典型形象,以及老式农民梁三老汉的典型形象。作品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概括,从广处着笔,向深度进展,结构安排采取多卷式布局,具有史诗的特征和规模。语言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为您推荐
电影文学剧本。大庆油田、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业”创作组集体编剧。张天民执笔。发表于《人民电影》1976年第5、6期。剧本集中地反映了以周挺杉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工人成长的历史。解放初期,周挺杉曾参加过裕明油矿的护矿..
诗歌。白桦作。写于1979年2月3日,收入《白桦的诗》。在诗中,作者首先回顾了战争年代人民战士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向春天进军”的英勇斗争;继而描绘了使“新中国遇上一个长长的倒春寒”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恶果;最后表现..
长篇小说。柳青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作品的主人公梁生宝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在家乡建起了互助组。他率领组员改变种植计划,一年稻麦两熟;进山砍竹以扩大集体积累,终于以良好收成战胜了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等富..
短篇小说。王蒙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作者写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火车上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和意识的变化,概括地反映了刚刚摆脱灾难的祖国,既有春天的气息,又有冬天的痕迹,充满各种杂..
莆仙戏剧本。陈仁鉴编剧。发表于《热风》1961年第2期。剧本根据莆仙戏传统剧目改编。吏部尚书之子吴独调戏相府小姐李半月,被公子薛玫庭相救。吴独抢人抵债打死张玉莲,薛玫庭仗义勇为又将吴独打死。西安府知府胡进欲将..
话剧剧本。安波编剧。发表于《剧本》1953年12月号。剧本描写诺敏河畔朝阳屯党支部书记高振林与村长崔成,领导农民办起了合作社。崔成的亲戚富裕户孙守山怕在社吃亏,退了社与单干户董福两人唱“二人转”。崔成见亲家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