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篇小说。王愿坚作。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2期。作者描写了1934年红军主力撤离闽粤赣边区后,女共产党员黄新在非常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并克服种种困难以咸菜交纳党费,为着掩护游击队派来的同志而壮烈牺牲的故事。作品以“我”讲革命故事的方式展开情节,围绕着党费的典型事件,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集中笔力揭示英雄人物灵魂深处忠于革命的光辉。(2)短篇小说集。王愿坚着。①工人出版社1956年7月出版。收《党费》、《粮食的故事》等5篇作品。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比工人出版社版增收《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6篇作品。③解放军文艺社1980年出版。收作品11篇,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比较,撤去《三张纸条》、《妈妈》、《歌声》三篇,增加《村野的火星》、《赶队》、《理财》三篇。所收作品,创作于1954年至1963年间,侧重描写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事迹,表现了老根据地人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在对敌斗争中的勇敢、坚强、机智的革命精神。
为您推荐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收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问题的文章和讲话稿18篇,信件17封。其中第一辑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的文稿和信件。第二辑收邓小平、陈云、胡耀邦..
电影文学剧本。林杉编剧。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10月出版。剧本运用倒叙手法,以相离二十二年的父女重逢为引子,描写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在中共苏区——江西瑞金的共产党员对敌斗争的英雄事迹。红军长征北上后,由..
短篇小说。赵树理作。发表于《说说唱唱》1950年6月号。作者描写了母女两代人迥然不同的婚事:小飞娥是包办婚姻,不得已嫁给了张木匠,但仍保存着早年与恋人保安的定情礼物的罗汉钱;小飞娥的女儿艾艾拒绝了村民事主任为外甥..
诗歌。赵恺作。发表于《诗刊》1981年第3期。作品写一个度过56天产假后的纺织女工,在第57个黎明去上班的情景。“一位母亲加上一辆婴儿车,组成一个前进的家庭。”从此,这个女工每天都要推着婴儿车上下班,许多温暖的家庭计..
散文。何为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50年12月20日。先后收入《第二次考试》和《临窗集》。曾译为外文,改编成电影和广播剧。一个富有声乐天才的姑娘陈伊玲,在报考合唱团的复试前,因安置火灾灾民,劳累过度,影响了嗓子,但她未..
长篇小说。张扬作。创作于“百花凋零”的“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全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7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品取材于知识分子的斗争生活和爱情纠葛:解放前,苏冠兰与丁洁琼本是一对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