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焦祖尧作。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1期。通过一个老矿工对自己二十八年来矿工生活的回顾,说明领导干部对工人的态度及思想作风如何,有力地影响着工人主人翁责任感的建立及劳动积极性的发挥。这位老矿工,五十年代工作积极,当过劳动模范;“文化大革命”十多年中,虽仍正直地默默劳动,却日益泄气了;后来,矿山把工人当做主人,他不由得挺直了被压弯的腰,复苏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构思新巧,语言质朴,形象真实。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叙事长诗。闻捷作。原计划写三部。第一部《动荡的年代》,发表于1958年第3期《收获》上;第二部《叛乱的草原》的各章,散见于1960年《诗刊》、《红旗手》、《星星》、《北京文艺》、《文艺红旗》、《人民日报》等报刊,1962..
(1)蒙古族民间叙事诗。陈清漳、赛西和芒、牧林翻译整理。1950年曾在《人民文学》发表,1959年和1963年又两次重新整理。作品真实地描述了嘎达梅林起义的始末,再现了他所领导的起义军,为了反抗王公贵族的封建统治和军阀的..
短篇小说。梁晓声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是作者以自己父亲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带有传记性的作品。小说用第一人称“我”深含歉疚的口气回叙了自己从小到大对于父亲的观感、态度以及父子之间的并不融洽的..
【介绍】: 诗人。四川资中人。1946年生。女。重庆出版社编辑。出版作品3种,即诗集《绿色的音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在孩子和世界之间》(重庆出版社1983年出版)、《音乐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话剧剧本。孙芋编剧。发表于《剧本》1953年3月号。描写建国初期的农村妇女张桂荣,当选为妇女主任后,冲破婆婆和丈夫的反对积极为集体办事的故事。张桂荣组织妇女搞副业,从家里借出二百捆稻草;帮助改造旧产婆,没收牛大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