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①

【介绍】: 小说作家。原名梁金广,曾用笔名白雪、盘山等。河北宝坻人。1932年生。先后担任《河北青年报》通讯员,《河北日报》记者,《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社编辑,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等职务。出版作品51种。其中有长篇小说5种:《艳阳天》(作家出版社1964年出版第一部,1966年出版第二部和第三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再版第一部、1973年再版第二部和第三部)、《金光大道》(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出版第一部,1974年出版第2部)、《山水情》(又名《男婚女嫁》,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弯弯的月亮河》(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晚霞在燃烧》(中原农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篇小说单行本8种:《西沙儿女——正气篇》(北京出版社1974年出版)、《西沙儿女——奇志篇》(北京出版社1974年出版)、《百花川》(又名《三把火》,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出版)、《浮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姑娘大了要出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高高的黄花岭》(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老人和树》(宝文堂书店1983年出版)、《七岁象嫩芽一样》(新蕾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篇小说集2种:《勇敢的草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嫁不出去的俊姑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短篇小说单行本2种:《高德孝老头》(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1960年出版)、《一匹瘦红马》(作家出版社195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12种:《喜鹊登枝》(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苹果要熟了》(作家出版社1959年出版)、《新春曲》(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蜜月》(北京出版社1962年出版)、《珍珠》(百花文艺出版社1962年出版)、《彩霞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出版)、《杏花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出版)、《老支书的传闻》(北京出版社1966年出版)、《杨柳风》(北京出版社1973年出版)、《春歌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花朵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浩然短篇小说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少年儿童读物17种:《麦青苗求师》(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出版)、《一本小字典》(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河流水》(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出版)、《小管家任少正》(少年儿童出版社1964年出版)、《翠绿色的夏天》(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出版)、《翠泉》(少年儿童出版社1966年出版)、《幼苗集》(北京出版社1973年出版)、《七月槐花香》(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欢乐的海》(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小猎手》(北京出版社1975年出版)、《大肚子蝈蝈》(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出版)、《浩然儿童故事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花皮大西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弟弟变成了小白兔》(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出版)、《机灵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战士小胡》(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出版)、《勇敢的草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散文集3种:《北京街头》(北京出版社1963年出版)、《火红的战旗》(北京出版社1975年出版)、《大地的翅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作品综合集2种:《浩然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开始出版)、《浩然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开始出版)。浩然是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作家。他以北方农村为背景,歌颂了新人、新事、新风尚,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时代足迹和风貌。作品情节单纯、连贯、完整,语言生动、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重。

为您推荐

何达①

【介绍】: 香港诗人。原名何孝达。1915年生于北京。四十年代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1949年赴香港。他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创办新诗社,开始诗歌创作,得到闻一多、李广田、朱自清等老一辈诗人指点和帮助。1948年,..

何其芳①

【生卒】:1912—1977 【介绍】: 诗人、文学批评家。四川万县人。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主编等职务。出版作品14种。其中有文艺..

何士光①

【介绍】: 小说作家。贵州贵阳人。1942年生。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贵州风冈县中学和琊川中学任教,1981年调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事专业创作。出版作品4种。其中有长篇小说《似水流年》(贵州人民出版..

何其芳文集①

和平的最强音①

抒情诗。石方禹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0年3卷1期。作者首先写世界各国人民保卫和平的宏大声势,调子高亢,语言简洁有力;然后揭露了战争贩子丑恶的嘴脸,鞭挞了他们的野心和罪恶,形象生动,一针见血;最后写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河那边升起一颗星①

报告文学。朱秀海、袁厚春作。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12期。作品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一位新时期的政治工作者——某部一机连指导员李随国平凡而光辉的事迹:他用爱和知识的火炬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心,被战..

河南戏剧①

双月刊。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1964年创刊于郑州,名《奔流戏剧专刊》,1980年1月改为现名。它以发表本省剧作家创作的各种形式的剧本为主,也发表戏剧理论研究和评论文章。辟有“剧论”、“剧评”、“剧海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