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江青勾结林彪,在上海炮制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公然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宣称:建国以来,文艺界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在这个论断下,十七年的文艺界被他们扣上了三顶大帽子:一是理论“黑”。他们把“写真实”、“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现实主义深化”、反“题材决定论”、“写中间人物”等文艺主张和“时代精神汇合论”,以及所谓“离经叛道论”、“反火药味论”,称之为“文艺黑线”的代表性论点,后又诬之为“黑八论”。此外,还把“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口号诬蔑为“全民文艺论”加以讨伐。二是作品“黑”。他们说建国以来十七年的文艺创作在这些“黑”理论的指导下,好的或基本好的不多,不少是中间状态的作品,还有一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他们诬蔑这些作品都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东西。三是队伍“黑”。他们诬蔑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都是资产阶级教育培养的,要重新教育文艺干部,重新组织文艺队伍。于是,江青等打着“黑线专政”的旗号,在文艺界进行了一场大围剿,大扫荡,全盘否定了文艺事业的巨大成就,给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带来严重的灾难。
为您推荐
京剧剧本。翁偶虹、阿甲改编。发表于《剧本》1964年11月号。剧本系根据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描写不同姓氏的祖孙三代人,由于革命斗争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由于传送情报时被叛徒出卖,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
短篇小说。宗璞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作者以解放前后光明与黑暗的决战为背景,描写大学生江玫与齐虹之间的爱情,由于生活道路的不同,终于崩溃的过程,表现了历史大转折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歌颂了以江..
长篇小说。吴强作。1957年完稿后,曾在《延河》、《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文艺月报》等刊物选载。中国青年出版社作为“解放军文艺丛书”于1957年7月出版单行本。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
话剧剧本。老舍编剧。发表于《剧本》1958年11月号。描写五十年代末期北京一个大院里出现的新人新事:大院里的居民之间经常因生活小事闹不团结,被人称为落后大院。退休老工人耿兴久迁来后,组织大家绿化环境,讲究卫生,帮助孩..
话剧剧本。魏敏、孟冰、李冬青、林朗编剧。发表于《剧本》1984年5月号。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背景,通过包办婚姻,讲究大操大办,不愿寡妇改嫁,重男轻女,相信算命等情节,深刻地揭露..
话剧剧本。刘沧浪、陈怀皑、陈淼、刘木铎等集体创作。天津新华书店1949年出版。剧本中的年轻的纺纱女工马芬姐,由于在旧社会与厂主结下了深仇,解放后仍敌视工厂和工厂的管理人员,采取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消极态度,对厂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