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中国诗人,作家。原名徐商寿,浙江湖州南浔镇人。1933年开始文学生涯,在《现代》、《新诗》等刊物发表诗作和译文。1934年肄业于东吴大学。1936年出版诗集《二十岁人》,带有现代派诗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桂林、重庆等地从事文学活动,曾参加街头诗运动,宣告与现代派告别,著有诗集《最强音》等。50年代在北京工作,曾任《诗刊》副主编、《人民日报》特约记者,著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和诗集《共和国的诗》等。1960年调湖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历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等职。60年代初以《鱼的神话》、《祁连山下》等特写引人瞩目;《祁连山下》写常书鸿等情系敦煌而受到广泛好评。70年代末接连发表《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在湍流的涡漩中》、《生命之树常绿》等作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文笔富有诗情理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复兴和发展,曾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他还翻译过雪莱诗选《明天》、《托尔斯泰传》等。
1949年8月在北京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湖北省人大常委。1989年离职休养,1991年被授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称号。 徐迟的童年是在南浔度过的。1924年,他离开故乡南浔镇,到上海、苏州等地求学,并开始了文学生涯。1946年10月,徐迟回到南浔老家,在故乡兴办教育事业,任南浔中学教导主任和英文教员,同时从事创作和翻译。在浔中执教期间,他掩护革命同志,团结进步师生,为迎接南浔解放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南浔解放后,才离开故乡去北京。但他对故乡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更可贵的是他笔下的南浔,水晶晶的,是多么美啊!为了瞻仰他的光辉业绩,谛听诗人与时代共命运的心跳,沐浴诗性的纯情,2000年秋,南浔镇徐迟纪念馆在文园落成。展厅里陈列着徐迟写作、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大量照片、报刊、书籍等。徐迟和夫人陈松的骨灰,也运回南浔与父亲徐一冰及其他亲属合葬。
徐迟青年时代便积极投身于进步文化活动,他与同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走着一条相似的道路,即从追求民主、自由、爱国、进步的文化人士,到自觉地为人民大众为祖国奋斗的战士的人生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最强音》《山城的诅咒》《前方有了一个大胜利》《人民颂》《毛泽东颂》等一批诗作和散文。1945年,毛主席、周总理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亲切地会见了他和马思聪。一星期后,毛主席又为他题词“诗言志”。1949年7月徐迟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忘情地投入了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创作了《一桥飞架南北》《祁连山下》《石油头》等一大批作品,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涌现出来的新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以一个作家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思想敏锐性,把目光聚集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上,创作了《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等一大批报告文学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徐迟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始终将个人的文学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在文学艺术园地中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译本等作品。他的作品富于激情,生动感人,充满时代精神。一生创作颇丰,各种著作、译著达50多种、1000万字,尤以诗歌、报告文学、翻译作品突出。他的译著主要有《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散文集》《瓦尔登湖》、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等,其中1949年翻译出版的名著《瓦尔登湖》,至今已再版8次。他关于报告文学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论主张及成功的创作实践,对于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