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①

  何其芳,中国散文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何永芳,生于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一个封建大家庭,卒于北京。幼时喜读中国古典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其早期诗作主要是以“青春的梦”为主题的抒情诗,体现出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何其芳《刻意集序》)。在艺术形式上则受新月派的“格律说”影响,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注重诗歌的形象和意境。风格细腻、典雅而略带哀怨。但有刻意求工、诗意浅窄的缺陷。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其文字绚丽缠绵,集合了晚唐五代诗词及外国印象派的艺术之美。其中的《梦后》、《雨前》等都是精致的美文。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王子猷》、《夏夜》等小说和戏剧作品。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四川万县,执教于师范学校,继续从事诗歌、散文的创作。1938年,去成都石室中学任教并从事文艺工作。除诗歌散文外,还创作了较多社会内容的杂文。同年8月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又随贺龙部队经晋西北到冀中根据地。1939年7月回延安,后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任。这一时期他的世界观和创作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写作了《还乡杂记》(1943),“情感粗起来了”(《还乡杂记·代序》),在文章风格上更加平易近人,而且突破了吟咏个人感情的题材,有了国计民生之感和乡土故人之情。尤其是在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整风运动之后,他的诗歌、散文、杂文有了明显的变化。他的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诗集《夜歌》(1945年出版,1952年再版时改名为《夜歌和白天的歌》)收录了1938~1942年的作品。留下了处于历史交替时期知识分子的心声。叙事诗《一个泥水匠的故事》塑造了不屈不挠、英勇牺牲的工农兵形象,对当时延安盛极一时的叙事诗创作产生了影响。《生活是多么广阔》等短诗以充满乐观的情调歌唱了群众,诗歌形式简单朴素,语言流畅跌宕,充分发挥了自由体诗歌的优点。这一时期的散文集《星火集》(1945)记录了成都和延安的社会面貌,同样体现出风格的转变,在保持着他深情抒发、沉思和想象交织的特点的同时,渗入了阳刚之气。

  1944~1947年,何其芳两次赴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从这时起,他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工作。自1948年起,在中央马列学院(后改名中共中央高级党校)任教。

  1949年后,何其芳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等职。他主持筹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后先后改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并先后任副所长、所长、《文学评论》主编等职,直至逝世。20世纪40年代起,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外国文学、诗歌理论研究方面发表过很多重要论文。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著作出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参与当代文艺批评和论争,整理了文学遗产,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2~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何其芳文集》,收录了他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2000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何其芳全集》。 

为您推荐

蒲风①

  蒲风(1911~1942),中国诗人。原名黄日华,学名黄飘霞,笔名黄风等。广东梅县人。1927年开始学习写诗。1930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史系。1932年,参与发起中国诗歌会;次年参加会刊《新诗歌》编辑工作。1934年出版诗集《茫..

卞之琳①

  卞之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卞之琳是推动中国新诗由提倡格律的..

殷夫①

殷夫(1909—1931年),中国现代诗人。原籍上虞。诞生于浙江象山。原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笔名有殷夫、白莽等。父亲行医,大哥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殷夫1921年在高等小学读书时即开始写诗。1926年在上海民立中学、浦东中学求学期..

卞之琳相关作品①

卞之琳创作历程①

  1929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较多地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鱼目集》,次年又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 汉园集》。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

卞之琳生平简介①

  卞之琳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倾囊帮卞出版诗集,陈梦家选编诗集《新月诗人》,将其位列“新月十八家”,一举成名。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四川大学、西..

臧克家①

  臧克家,(1905~ )中国诗人。山东诸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1923年到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接触新文学,开始习作新诗。1926年,到武汉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考入青岛大学补习班。次年考入青岛大学,先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