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1852~1924),中国文学家、翻译家。福建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曾任职于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后主文科讲席。戊戌维新前,喜论新政,创《闽中新乐府》,反映自己的维新思想,参加早期改良主义运动。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小说。接着又与魏易合作翻译《黑奴吁天录》。后应商务印书馆之邀,专译欧美小说,30年译书189种。其中有《新天方夜谭》、《伊索寓言》、《鲁滨逊飘流记》等40多部世界名著,是向国内读者介绍西方文学的先驱,为中国翻译文学开辟了道路。
林纾工诗,兼善文辞,亦善画花鸟,风格清静,神韵生动。定居北京后,人们多请他画山水,就很少再作花鸟。他的山水画初学文徽明,继学戴熙,笔墨渐浓厚,强调“古意”和“书卷气”。林纾喜游历,每到一处必写生记游。此幅是画家晚年的记游之作。枯笔披麻,浅绛敷青,还用平涂法染天空,似吸收了西洋画法,颇富形式感的山石结体又似董其昌。读画复读其题记,仿佛体会到画家意欲追求一种不急不躁的秩序感。题识曰:“是洞旧名伏虎,今易其名曰北斗。道流居之洞顶,高三十余丈,中有楼阁五层。余以辛酉五月至,宿阁上,微雨蒙蒙,赁阁视洞外诸峰,杂立云中如樗蒲。入夜皆黑,始无所见,夜深静卧,百虫皆绝,余竟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为您推荐
薛福成,中国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论家。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1865年(同治四年),致书曾国藩,建议改革科举、裁减绿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遂得入其幕,并参与镇压捻军。1875年(光绪元年),应诏上改革内政外交万言书。旋被李..
马其昶(1855—1930年),中国近代散文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自幼受桐城派家学熏陶,师事同里吴汝纶及武昌张裕钊,刻苦学习古文,颇为吴汝纶器重。数应乡试不第,长期教习乡里,研治群经,兼及子史,旁及佛典,声名日起。但他..
吴汝纶(1840—1903年),中国近代文学家、教育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三年(1864)举人,次年中进士。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历官直隶深州、冀州(今均属河北)知州。光绪十五年(1889年)起,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执教多年,弟子..
王韬(1828~1897),中国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仲弢,号紫铨,别号弢园老人、天南遯叟。江苏长洲(今属吴县)人。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就职于英国教会所办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时太平天国农民..
洪仁玕(1822~1864),中国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字益谦(一作谦益),号吉甫 。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1852年(咸丰二年)曾被捕,脱险后转至香港。直至1860年4月辗转到达天京。5..
冯桂芬(1809~1874),中国晚清思想家。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翰林院编修。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奉诏于苏州举办团练。十年,太平军克苏州,遁居上海。时既愤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又主张借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