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1822~1864),中国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字益谦(一作谦益),号吉甫 。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1852年(咸丰二年)曾被捕,脱险后转至香港。直至1860年4月辗转到达天京。5月,被洪秀全封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执政之年,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革新方案。如禁朋党,设新闻官;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制造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办企业,奖励技术发明;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文化思想、社会风俗方面,主张关闭寺庙道观,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设办医院、学堂,革除溺婴、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外交方面,提议与各国通商,允许外国人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但不准其干涉内政。这个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洪秀全审批,旨准刊刻颁布。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所以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他又策划和组织了东征和西征,虽取得某些进展,但终未成功。他资历不深,骤膺高位,难以取得众将领的支持;又因与洪秀全的观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虽辅佐幼天王,却已无力回天。1864年7月,天京陷落。他迎突围的幼天王辗转于安徽、浙江、江西。10月兵败石城,与幼天王等相继被俘。11月23日于南昌就义。
为您推荐
梅曾亮(1786—1856年),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姚鼐主讲钟山书院,二人俱出其门。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20余年,承姚鼐余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
冯桂芬(1809~1874),中国晚清思想家。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翰林院编修。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奉诏于苏州举办团练。十年,太平军克苏州,遁居上海。时既愤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又主张借洋兵..
吴敏树(1805—1873年),中国近代散文家。字本深,号南屏,别号柈湖渔叟,又号乐生翁。湖南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自幼好学,志趣超俗,生平喜山水,耻于仕禄。曾任浏阳县教谕,不久即因不合而自免去。
吴敏树论文..
新民体,中国近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梁启超创立。因发端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又称新文体或报章体。新民体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情感。实际上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文体,是最早的新体散文。梁启超创立..
包世臣,(英语:Bao Shichen),中国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曾任江西新喻知县。工诗文,随邓石如学习书法,初习唐宋诸家,后转师北朝碑刻,晚年又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以侧锋取势,提倡碑学,影响极大。..
《晚清文选》,中国近代文总集。郑振铎编。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印行。全书分3卷,收129家,文480篇。所收诸家,从林则徐至陈天华,突出图强与革命思想。书中选龚自珍、郑观应、薛福成、谭嗣同、林纾、严复、章太炎等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