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同(1780—1831年),中国近代散文家。字异之。江宁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年)中举,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管同与同乡梅曾亮都是姚鼐高足弟子,论学为文一遵姚氏轨辙,史称“鼐门下著籍者众,惟同传法最早”(《清史稿》),梅曾亮即受管同影响,才改习古文。然管同颇能自立,论学之作,往往直言姚氏所失,曾自叹不得复见其师而更正之(《读六韬》)。张舜徽说他“虑周思密,发昔人所未发。疑古之识,殆欲度越其师”(《清人文集别录》)。所为文章,则特贵宏毅,偏重阳刚之美,“师姚先生之文而不袭其派”(邓廷桢《因寄轩集序》)。但成就不及梅曾亮。
管同之文,长于议论,时有卓见。他本有志经世,然会试不中,胸怀所蓄,抒发为文。撰《拟言风俗书》、《拟筹积贮书》、《禁用洋货议》等,纵论天下大计,指陈弊端,颇中肯綮,逆料事态发展,亦时具远识,传诵一时。
管同亦能为诗词,方宗诚称其诗“缔情隶事,创意造言,论者以为得苏黄之朗峻”(《管异之先生传》)。有《因寄轩诗集》、《皖水词存》等,俱未刊行。其诗仅零星见于《晚晴簃诗汇》等总集所录。
已刻者有《因寄轩文集》,殁后一年,邓廷桢为之付梓,光绪五年(1879年)重镌,包括初集10卷,二集6卷,补遗1卷。
为您推荐
新民体,中国近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梁启超创立。因发端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又称新文体或报章体。新民体文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情感。实际上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文体,是最早的新体散文。梁启超创立..
包世臣,(英语:Bao Shichen),中国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曾任江西新喻知县。工诗文,随邓石如学习书法,初习唐宋诸家,后转师北朝碑刻,晚年又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以侧锋取势,提倡碑学,影响极大。..
《晚清文选》,中国近代文总集。郑振铎编。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印行。全书分3卷,收129家,文480篇。所收诸家,从林则徐至陈天华,突出图强与革命思想。书中选龚自珍、郑观应、薛福成、谭嗣同、林纾、严复、章太炎等人文章..
朱孝臧(1857—1931年),中国近代词人。一名祖谋,字古微,一字藿生,号沤尹,又名彊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早年随父宦河南时,与中州文士唱酬,即有才名。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
湘乡派, 中国近代古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而得名。曾国藩原信奉并提倡桐城派古文,但是他的文章与桐城派古文一般“清淡简朴”的作风并不相同。曾国藩编选《经史百家杂钞》,补充了姚鼐《古文辞类纂..
吴梅(1884—1939年),中国近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家,杂剧、传奇作家。字瞿安,一字灵鳷,号霜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孤,嗣于叔祖。他笃嗜词曲,尝与著名曲家俞粟庐交往切磋。终生以教学为职业,先后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