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版本①

  该书分为两个版本系统。一为通行本系统,即市面上流行的编者为高鹗的版本,全书一百二十回;二为抄本系统,据考证作者是曹雪芹,此版本仅有八十回存世,具体情节与通行本前八十回大体一致,而细节诸句略有不同。一般认为通行本是以抄本作为蓝本修改并续作的。

《红楼梦》流传至今的抄本

  甲戌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8,13—16,25—28,共16回,4回一册,分装为4册。第一回有其他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此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胡适旧藏,后存于美国康乃尔大学。2005年购回,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己卯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后半),56—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个字,故称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78回,1—80,缺64,67回。装成8册。10回一册。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名。庚辰,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至今发现的含有脂批回目最多最完整的一个《红楼梦》版本,但是其中十七,十八回未分回,十九回无回目。每册的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此外,至第五册起兼有《红楼梦秋定本》和《红楼梦秋月定本》。

  蒙古王府本:简称蒙府本,名石头记,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戚序本(又称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120回。曾为杨继振收藏,故名。

  舒序本:名《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原称列藏本。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有红学家认为,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如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可谓绝佳之对。不过此句并非雪芹原笔[来源请求],原来的对句,有人考证为“一双将眄未眄窅霭目”,不论是用典炼字与对仗,都比列藏本更深切。(按:全唐诗收有李颀所写的[湘夫人]一诗,诗中有[窅霭罗袂色]一句,正是形容潇湘妃子用的,而全唐诗又是曹雪芹祖父召集学者所编,用[窅霭目]比用[含露目]来的深切多了。)郑庆山认为列藏本是一个由多种底本拼凑而抄成的百衲本,当中又有较晚的抄本,其抄写的时间也较多数抄本为晚。它的底本都是经过后人修改了的,连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修改也不是曹雪芹。此本在抄录过程中和抄成之后,又经过两次臆改。它的语言文字距离原著已经很远了。因此它的价值不够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况且它又散佚两回,好几回的末尾(十二回、二十二回、二十四回、五十回、七十七回)又有残失,也是不够完善的。但是,和其他抄本相比.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八十回本。已有影印本。

  梦觉主人序本(简称梦觉本,又称甲辰本):名《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甲辰,1784年。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北师大本: 存78回,1—80,缺64,67回。共两函,16册。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名。此抄本为1957年由琉璃厂书店购入,1961年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中文古籍书目》后被遗忘,至2000年被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发现。

  卞藏本:仅存前十回。是新发现的残脂本,2006年深圳收藏家卞亦文于上海拍卖会上购得,故名。

  另外,毛国瑶曾称在1959年南京目睹一脂本,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册,七十七回有余,原为扬州旗人靖应鹍所藏,故称靖藏本。后迷失,仅留存一页。毛国瑶抄录了靖本独有的150条脂批发表。由于此本一直未露面,红学界对它的真伪意见分歧很大。

  以上个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南京戚序本除外)。

  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于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为您推荐

博物志版本①

  一种是常见的通行本,收在《广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稗海》等丛书中,于十卷中又分三十九目。   另一种是黄丕烈刊《土礼居丛书》本,亦作十卷,不分目,次第也和通行本协调,据黄氏说此本系汲古阁影抄宋连江氏刻本..

汉书版本①

  《汉书》的版本很多,唐朝以前的版本多已佚失。   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刊印了“殿本”,又称“武英殿本”。   清朝同治年间,清政府又刊印了“局本”。   清朝刊印的“殿本”和“局本”都是《汉书》较好的版本..

史记《史记》版本①

  《史记》版本众多,目前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   中华书局发行的《史记》,分简体和繁体版本,也有带“三家注..

论语版本和真伪①

孙子校注和版本①

  《孙子》词约义丰,博大精深,历来被尊为兵经。宋代官方颁行的《武经七书》,将其列为首位。历代注释批校《孙子》者不计其数,约有200多家,著作300余种。曹操《孙子略解》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注本,其后注家蜂起。校注成就较大..

版本学①

  版本学,主要指古书版本学。它是以古代典籍为研究对象,揭示图书书名命意、篇卷分合、编撰体例、写作要义、内容详略、作者生平、科第爵里、学问短长;以版本鉴定为核心,揭示图书版印时地、版印责任人、版本异同、版..

西厢记《西厢记》的影响及其版本①

  《西厢记》问世以后,广泛流传。元末无名氏的《冯玉兰》杂剧的曲文中,已把王实甫创造的武艺高强的“惠明僧”作为典故来举。到了明代,《西厢记》几乎已经家喻户晓。明代的著名戏曲家和评论家如徐渭、李贽和汤显祖等都..